第569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坐一架亭式坐輿。
楊侑的到來,使大臣們紛紛躬身行禮,以表示對他的尊重,楊元慶快步走上前,單膝跪下,高高抱拳施禮,“徵北元帥楊元慶參見吾皇陛下!”
在這裡,楊元慶沒有用楚王的名爵,也沒有用尚書令的官職,更沒有擺出攝政王的地位,而是用軍隊元帥的身份,向楊侑行軍禮,這既表示對楊侑的尊重,也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同時也讓大臣們看到了他的低姿態。
此時他就像漢末的曹操,已經成為大隋的實際掌控者,但他還是需要作出一點姿態,表示他維護君臣秩序,維護正統,給大臣豎立一個典範,不過對於大臣們的君臣秩序,不是楊侑,而是他楊元慶。
楊侑連忙走下乘輿扶起楊元慶,“楚王不必行此大禮,朕難以接受,快快請起!”
楊元慶站起身笑道:“臣今天要出征北抗突厥,請殿下放心,一定會擊敗突厥,保護大隋無恙。”
“朕也是這樣希望。”
這時,一名楊元慶的親衛託著銅盤上前,銅盤中放著一樽酒,楊侑端起酒樽,雙手遞給了楊元慶,“這一樽酒敬給楚王,願楚王旗開得勝,驅逐胡突!”
“謝陛下!”
楊元慶接過酒樽一飲而盡,隨即將酒醉高高舉起,引來四周百名大臣的一片鼓掌聲。
這時,遠處傳來‘咚!咚!’的戰鼓聲,這是出征的吉時已到,催促大軍出發了,一名親兵將戰馬前來,楊元慶翻身上馬,在馬上對眾人拱手道:“各位大臣,大軍出征了!”
大臣們紛紛行禮,“祝殿下旗開得勝,驅逐突虜!”
在一陣陣鼓聲中,隋軍八萬大軍出征了,旌旗招展,鋪天蓋地,八萬大軍浩浩蕩蕩向北方行軍而去。
。。。。。。。
楊元慶最終採取了杜如晦的建議,他命千餘士兵分赴定襄、馬邑、雁門和樓煩四郡,傳令官員勸說民眾南下避難。
在突厥軍隊屠城和掠奪女人的威脅之下,四郡的數十個縣都爆發了恐慌式的逃難,數以百萬計的民眾放棄了家園,帶著糧食和微薄的家產,扶老攜幼向南方逃難,官府也開倉放糧,用官倉糧食賑濟難民。
南下的馳道上擠滿了逃難的民眾,斷斷續續,隊伍長達百里,有的騎驢,有的趕著馬車,有的挑著擔,前後籮筐裡裝著一對兒女,妻子則揹著微薄的家產,他們大多以家族為單位,一個家族便是一群人,互相照顧扶持,浩浩蕩蕩向太原方向而去。
在馳道兩邊,牛進廷奉命率領一萬騎兵和三千女護兵沿途保護照顧,幫助生病或者落難的民眾,按照楊元慶的說法,這次逃難可以恐慌、可以狼狽,但就是不能出現病餓而死的慘象。
在馳道的另一邊,則是北征的將士,他們佇列整齊、士氣飽滿,列隊在難民旁騎馬北上,他們的出現給南逃的民眾帶來極大的安慰,不斷有民眾將雞蛋和麵餅塞給士兵,歡呼聲一浪接著一浪,只有在戰爭的威脅之下,軍隊才會顯示出它無可比擬的重要性。
楊元慶騎馬在隊伍中緩緩而行,他的前後都是密集的旌旗,五百親兵護衛在他的前後左右,他率領的這八萬軍並沒有太多輜重。
事實上早在近一個月前,他派李靖北上之時,戰爭準備便開始了,大量的軍械物資、糧食帳篷都運去了北方鄯陽縣,那是馬邑郡的郡治,也是一座堅固的大城,那裡將成為隋軍的後勤重地。
楊元慶默默注視著身旁一群群南下逃避兵災的民眾,這一幕幕逃難的場景令他感觸極深,在隋唐之交,群雄並起爭霸,生命如螻蟻,很多梟雄都沒有意識到人的重要,他們沒有意識到人民才是最寶貴的資源,都先後敗亡了,他楊元慶的成功就是在於他認識到了民眾的重要性,一個民眾就是一份稅源,就是糧食的源泉,就是隋朝能夠強盛的根本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