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合作社”是視窗吹喇叭——名聲在外了,既然你“合作社”找上門來,人家當然就會要錢了。

小吃店的兩倍租金是每月四兩銀子,不過是小吃店每天利潤的十分之一左右,雷曉飛毫不猶豫地拍了板,他當天趕到墟里與屋主談好條件後,立即就簽了合約。

簽約後,雷曉飛丈量了新租的房屋,就邊打裝修的腹稿,邊馬不停蹄地趕回來“合作社”。因為墟里的小吃店白天要營業,裝修的工作就只能在晚上進行了。所以雷曉飛與洪彪、王木匠和張鐵匠一起,要準備晚上裝修用的材料。

因為剛租的房子是夾在小吃店和別的房子中間,所以通風和採光特差,只有正門和後門透來照不到屋內五米的光線,雷曉飛因地制宜,決定把鋪子的前門和後門,光線照得到的地方做兩個雅間,其餘地方接通原來小吃店,開大視窗從小吃店那邊採光,並保持小吃店一樣的格局。

當天晚上,裝修工作如期進行。洪彪又打先鋒了,他先去小吃店裡,待小吃店收市後,按雷曉飛劃出的門和窗的位置開牆。雷曉飛為了趕緊裝修,特意把精通泥水活的錢師傅也留下夜戰,讓洪彪的新婚夫人明天替代他到小吃店上崗。

雷曉飛帶王木匠和張鐵匠拉著裝修材料第二批趕到墟里時,這批人中,卻多了個不速之客,就是周夢蝶。

周夢蝶白天的工作並不多,只是每天定期做記錄和觀察,所以她有的是精力,現在雷師傅要夜間裝修,這麼好的機會她哪能放過,於是,她就纏住雷曉飛一定要帶上她,雷曉飛多次勸說無效,甚至連“女人熬夜會易老”等女人最怕的原由也擺了出來,周夢蝶就是不依,雷曉飛沒法,只好帶上了她。同時,雷曉飛心中也佩服她對技術的痴迷和執著的態度。

墟里小吃店的雅間,雷曉飛準備做成與“果然好味”的雅間如出一轍。剩餘的地方,雷曉飛在與小吃店共用的牆上開一個大窗,窗一米多高,一直開到雅間邊那麼長,佔了整面牆的三分之一大,這樣,通風和採光的問題就徹底得到了解決。

因為雅間的裝修要慢功出細活,雷曉飛就把它放在最後。他把所有人集中先做與小吃店相通的大廳。

雷曉飛等第二批人來到墟里時,洪彪和錢師傅已把窗開好。缷下裝修材料後,洪彪和錢師傅就把拆窗下來的餘泥裝上驢車,拉去墟邊倒掉。雷曉飛和周夢蝶馬上動手做窗框,把拆窗拆得參差不齊的牆包藏起來;

王木匠和張鐵匠就合夥做桌子凳子,料也開好才拉過來,只要把竹子釘緊就行,說到開竹子,還幸好有雷曉飛制的“土車床”,否則,如果用鋸子鋸的話,單是開竹子就佔用兩個人一天的時間,唉,這就是高科技的好處。

洪彪和錢師傅倒餘泥回來後,錢師傅就動手和觀音土,洪彪則給牆壁刷白灰水。

雷曉飛和周夢蝶完成做窗框的工作後,錢師傅接手用觀音土對窗框與牆壁之間的空隙進行填補,雷曉飛帶著周夢蝶和已經刷了一遍白灰水的洪彪,用葵葉吊天花。

用了半夜的工夫,雷曉飛等三人才把天花吊好。王木匠和張鐵匠的工作也完成了,錢師傅完成了手頭上的填補工作後,又給牆壁刷了一遍白灰水。

雷曉飛再次分工,讓王木匠和張鐵匠把桌子凳子固定兩邊沿牆處,他帶剩下的三人分隔雅間。

分隔雅間的牆用竹片為骨,雙面夾上葵葉而成,雷曉飛在葵葉牆的中央開了個門口,再把原來的前後門都給堵上,這樣就把兩間的鋪子連成一片,看似一個整體,而且也便於管理。

緊張的工作中,往往讓人覺得時間過得飛快,好像才一會兒,天就光了。“合作社”在墟里工作的眾人來到小吃店時,小吃店擴容的大廳已裝修工程已完畢,可以投入使用。

這次火箭般的速度,不要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