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雷曉飛他們一行又要照顧胡醫師這個老人,所以,幾人整整走了五天,才來到目的地。

不過幸好因為雷曉飛有了目標,他一路上就與胡醫師、神尼、百花門的護法幾人,邊走邊採草藥邊論證各種草藥的功效,倒也不覺旅途沉悶,只是委屈了文武和石頭兩人。

第557章義助苗族

自從決定去援助苗族以後,雷曉飛就猛翻他腦中的記憶體,尋找自己記憶體中關於苗族的記憶。

在他的印象中,前世的苗族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中國最早定居的民族之一,更是中國最大的少數民族之一。記得他前世時,苗族的人口就達到了全國的百分之零點六七。

當今的苗族,雷曉飛透過從各種途徑中收集的訊息得知,苗族在巴蜀的少數民族中,也是最大、人口最多的民族。所以,雷曉飛決定把苗族當作他這次少數民族之行的最後一個點,幫苗族改善好現狀後,他就回青城去再完善其它的治理工作。

畢竟,巴蜀的少數民族這麼多,我們的雷小哥根本就沒有可能每個都走一趟,做好了這幾個有代表性的示範點後,其它的少數民族就可以綜合處理。只要以這幾個示範點為主,成立了少數民族聯盟後,相信對少數民族那普遍落後的現況,一定會有很大的改善。所以,這次苗族之行,對雷曉飛來說,可以說是他這次少數民族之行目標中的重中之重。

帶著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決心來到了苗族的駐地之後,雷曉飛氣也沒有歇一口,就馬上開始了工作,他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視察。

在百花門的護法帶領下,雷曉飛馬不停蹄地用了五天的時間,把苗族有代表性的地方都走了一趟,對苗族轄區內的情況有了一定的瞭解。

苗族地區的人,基本都過著以農業為主,狩獵為輔的生活。他們以種植水稻、玉米、小麥、棉花等等為主要農作物。從雷曉飛參觀過的地方來看,苗族地區的農業發展,也像其它的山區一樣,存在著地少、田薄、土質差的問題。

透過了幾次對農村的改革後,雷曉飛已經算是這方面的行家了。他針對苗族的弱點,趁冬季這個農閒的季節,先組織苗人改造耕地的土壤,改造方式就沿用了他在李村和白雲寨兩處改造的方法的匯總。就是利用苗族附近原始森林的沼澤土,晾乾後敲碎,混入耕地中深耕,肥沃原來的耕地。

雷曉飛還根據他在青城時,組織治理委員會對巴蜀的農村進行改革的經驗,讓苗人多開闢山田,種植一些適合山田種植的農作物,如豆類作物等等,由治理委員會統收統銷。

對於苗族的這些主要農作物的種植改造,雷曉飛只能做到了這個地步。畢竟我們的雷小哥不是神仙,無法做無米之飲的事,他只能運用他那比當代人豐富的見識,在原有的基礎上,做些完善的工夫。不過,這些完善的工夫,已經足能讓苗族的農作物提高收成和擴大種植專案,預計可以讓苗人比往年提高了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收成。

主業沒得搞了,雷曉飛當然就把目光轉移到了副業上。土特產類的東西,不用說就按照巴山派和白雲寨的程式走了,已經摸索出了一條可行的路,當然就沒有理由不用這條路。

苗族還有一個另類的土特產,就是手工藝品。苗族的挑花、刺繡、織錦、蠟染、剪紙、手飾製作等手工藝,一直都馳名中外。在雷曉飛前世住的城市裡,都有不少不知真假的苗族人,頭戴著、身穿著滿是的銀飾,穿街走巷銷售銀做的裝飾品。

對於這些瑰麗多彩的工藝美術品,雷曉飛當然就不放過了。他與丐幫搭上線後,就讓百花門的護法派出苗人,直接到中原的大城裡去設攤銷售。他的計劃是讓丐幫在中原的各個城市、墟集負責搭線鋪點,讓苗人自己出面製作、銷售這些工藝品,這樣,就可以儘快鋪開銷路,讓苗人儘早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