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苗族的地區還有個特產就是木材。可能是苗族居地的水土適宜,再加上苗人有植樹的風俗,所以這裡的木材特別多。
說到苗人植樹的風俗,雷曉飛有幸在這裡見識了苗人的“樹葬”,就是人死後入葬時,親人就會給他植一棵樹。試想這個風俗一直延續到了不知多少年後的當今,加上當時又沒有亂砍亂伐的破壞自然生態的行為,那樹還不多?
就因為木材多,苗族地區的房屋基本都是木結構。建築在山區的吊腳樓,一般都是分為兩層,上層住人,下層圈養牲畜或堆放雜物。
雷曉飛見識過了這裡的木材後,萌生出了利用這些木材的念頭。木材,在哪個年代都是有大用途的商品,在這落後的古代尤甚,如果能把這裡那些參天的巨木,運到了中原的城市中,它的作用就大嘍,當然價值也會跟著增大。
不過雷曉飛清楚,要打這些木材的主意,就一定要解決兩大難題,一是要運輸問題,二是要了解這些木材的用途和它的價值。
運輸方面,對雷曉飛來說,倒不算是個大難題。他相信憑自己的能耐,只要製作幾件搬運工具,就能把這些伐倒的大樹,從這裡運到最近的水路。木材到了水路後,放排也好,船運也好,都容易解決多了。
難的是雷曉飛對樹木的認識少得可忴。雖然他會點木工,但他畢竟是城裡大的人,何曾有多少機會接觸樹木?所以,很多樹木的名稱他都叫不出,更不用說它的價值和用途了。所以,雷曉飛決定等自己回中原後,請教過這方面的行家和了解過這方面的行情後,再作詳細的打算。
嘿嘿,這個行情當然就一定要了解了,否則,到時把花梨、紫檀等名木用來做了便桶,那不但是大大的浪費,還會被人笑甩大牙。所以,雷曉飛就讓百花門的護法派人收集這裡所有的樹葉樣本,讓他製成標本帶回去,到時好請教行家。
在苗族中,最讓雷曉飛感興趣的還是草藥。
當時的苗族裡面細分為許多的部落,而且他們的分法也很是耐人尋味,至少雷曉飛這樣認為。
苗族的分類,一是以服飾顏色而分,稱“紅苗”、“花苗”、“白苗”、“黑苗”、“青苗”等等;二是以住地或種植的作物而分,稱“高地苗”、“八寨苗”、“栽姜苗”等等。
其中“青苗”的人精通藥草,善於運用草藥治病救人。而且,苗族的家庭幾乎家家都備有藥酒、藥茶,既用來當飲料,又能防病治病。
所以說,這個苗族,人人都是通曉用藥的能手,雷曉飛既然準備插手醫藥這一行,當然就不會放過這個學習的機會了。
第558章藥材攻略
百花門的護法就是“青苗”人,所以她也是個用藥的大行家。當雷曉飛向她提出了要與苗族在醫藥方面合作時,她與百花門的門主和苗族的首腦們稍一碰頭後,馬上就答應了下來。
雷曉飛提出的合作方式,是由苗族方面提供他們的各種治病配方和藥材,再由自己負責運輸和銷售。
本來,苗族的治病配方,作為獨門秘方,是不外傳的,但對雷曉飛,這次卻是破了例。
雷曉飛這個年輕的盟主,來到了苗寨不過才短短的半個月時間,他不但已經給苗寨的種植業進行了改良,還為苗寨的土特產和手工藝品開拓了銷路。他的這些改進,雖然現在還沒有收到效益,但明眼人都已經能看出之中的成果。所以,雷曉飛已經成了苗寨的大恩人。
一個人能無償地花大時間、大力氣,為自己的族人謀幸福,已經就是大恩人了,何況,這人還為自己的族做下了這麼大的貢獻?所以,就是雷曉飛白白向他們索要這些獨門配方,他們也不會吝惜。而現在雷曉飛提出的是一個雙贏的計劃呢,苗族的首腦們還何樂而不為呢?他們當然就在不假思索之下一至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