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冠蓋如雲的車馬,身著綾羅綢緞的行人,他每時每刻都目不暇接,當隨著張興來到一座看上去古樸有些年頭的宅邸門前時,他甚至還在震撼之中。
張興不比杜士儀從前都是回京述職,並沒有不入私宅的規矩。他大多數時候都跟隨杜士儀左右,在兩京並沒有私宅,這一次自然就還是和從前一樣,打算暫時寄住在妻子的孃家宇文宅中。
他的妻兄宇文審當初也拜在杜士儀門下,回京科舉進士及第後,原本也要守選三年,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李隆基因為時間的推移,對死去多年的宇文融頗為追憶惋惜,竟是對其相當優厚,守選未滿就先授集賢殿校書郎,如今已經赫然官居萬年尉,一連兩任全都是士人起家良選。
此刻宇文審自然不在家中,其母韋夫人對張興這個女婿素來愛重,問明回京情由,得知是為了杜士儀交託的公事後,她便毫不遲疑地說道:“既如此,你趕緊沐浴更衣,洗去風塵之後,就先去辦事吧。等大郎回來之後,立時就給你好好接風。”
“多謝岳母。我這次所帶隨從不少,還得煩請岳母安置。”
韋夫人自然二話不說就答應了,隨即就吩咐了僕人去負責安置眾人。
而等到張興換了一身行頭出來後,卻把大多數人都留在了家裡,只點了阿茲勒並兩名隨從,先往大明宮投書,然後就往牛仙客家中門前送了稟帖。把公私兩件最重要的事情給辦完之後,他便悄悄約見吳天啟,然後在抵達長安這第一天,就連著往最要緊的七八位官員處都送了一遍禮,連李林甫家中都沒落下。
而等到張興傍晚時分回到宇文宅的時候,就得知牛宅已經讓人送來了迴文,道是牛仙客明日休沐,有空見他。如此高效率的回覆,張興卻不覺意外。畢竟,誰都知道政事堂二位宰相之中,李林甫才是真正大權獨攬的一個,牛仙客不過是一個陪襯人而已。
這時分宇文審也已經從萬年縣廨回來,郎舅二人見面,自然有的是話好說。兩人一個寒門孤兒,一個世家子弟,如今卻一個為節度判官,一方上佐,一個為萬年尉,仕途卻剛剛起步,可一在外一留京,十年後如何卻誰都說不好。所以,年長宇文審五六歲的張興更多的時候都在虛心聆聽。當宇文審說到如今那幾位正當貴幸的大臣時,張興突然插嘴問了一句。
“內兄是說,李林甫對御史大夫李適之也好,對知太府出納的楊慎矜也好,全都是曲意結交,禮遇有加?”
第936章 貴戚將相
當年父親連續左遷,最後更是流放嶺南惡處的時候,宇文審遍嘗人情冷暖,迅速成長了起來。而聽從母親韋夫人的建議,拜入杜士儀門下,他除卻學習了經史文章之外,更多的則是學到了一種為人處事的人生態度。故而進士及第,入仕為官後,本就年紀比一般新進士大的他表現得很是出色,兩次見到天子時,也是不慌不忙從容不迫,從而給李隆基留下了深刻印象。
故而,李林甫不管是否還記著當年宇文融的引薦之恩,不管是否忌憚宇文審出自杜士儀門下,也不得不好好提攜一下這個舊友之子。所以,宇文審的仕途之路才會這麼平順。而他也一如大多數世家子弟那般精通處事,拜為萬年尉時還特意去拜謝了舉薦自己的李林甫,故而外人都覺得他和李林甫關係不錯。
所以,他剛剛才能告知張興這麼多關於李林甫的訊息。此刻聽其問到李適之楊慎矜等人,他就哂然一笑道:“李林甫這個人,陛下喜歡誰,他就喜歡誰;陛下不喜歡誰,他就不喜歡誰。所以,他和李適之楊慎矜等人交往,不過是因為要做給陛下看,只可惜那幾位卻看不出來,還以為真的是獨秉大權的李相國都很敬重他們。”
張興頓時點頭附和道:“內兄所言極是。旁觀者清,只不過就算有旁觀者提醒他們,他們也未必醒悟。”
“不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