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武國人想找麻煩,隨時就能過來撒野。

因為武國人的騷擾,漸漸地岐山府的人就開始背井離鄉,地方大但是人口少,在這樣的時代,人口不足就會導致生產力不足,最後就是一個窮困的下場。

臨安鎮距離邊境線很遠,可以說幾乎是處在了岐山府邊緣,所以這裡還算是不錯,至少那些武國人是沒辦法跑這麼遠來騷擾的。

季臨被封了王,就得住進府城之中,而不是這樣的邊緣小鎮。

問題是這岐山府的府城卻是處在靠近邊境的地方,據說當年將府城設定在這裡,就是要知府擔任守城之責,雖然岐山王沒有知府的權利,但怎麼說也是皇家之人,當然要住在這府城之中才行。

在封王的聖旨下來之後沒多久,府城就已經修建好了一座王爺府,直接將季臨給接了過去,但是那時候的季臨身體根本沒有好,正處於解毒的關鍵時期。

於是季臨懇求祁大夫跟隨他回去,無奈之下祁大夫答應了,卻沒有帶上孫藥忠,而是將他們一家依舊留在臨安鎮,這一去就是十年。

十年之後祁大夫回到了臨安鎮,還帶回來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正是他的師弟祁成濟。

當時孫藥忠還以為祁成濟是師傅的兒子,雖然師傅那時候已經六十歲了,但是身子骨不錯,要想有個孩子還是沒有問題的。

但祁大夫說這孩子不是他的,只是他從路邊撿來的棄嬰,至於季臨的情況,祁大夫卻是一個字都不提,只是和孫藥忠交代,只當不認識季臨。

孫藥忠不太理解,但也記住了這話,依舊當著自己的大夫,每天不是教導自己的兒子就是教導師弟,他兒子比師弟都要大了四歲,天賦卻比他兒子還要好。

就在祁大夫回到臨安鎮沒有多久,就傳出了季臨喜歡打獵的事情,而且還就喜歡去岐臨山打獵,為了打獵還在靠近岐臨山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城,一座臨安城差不多,但是格局並不一樣的城。

之後沒多久又修建了第二座城,在季臨修建城市,打獵遊玩的時候,老皇帝的身體不行了,還除了季臨和另外兩個差不多待遇的王爺,老皇帝身邊還留著十九個皇子。

除去年紀太小的和年紀太大的以及完全沒能力的,還剩下七個能爭奪皇位的皇子,最後到底是怎麼爭奪的,孫藥忠不知道,但是在這期間,他師兄來了信,讓他去京城。

周平呈的信中說,他已經成為了宮中的太醫,如今宮裡正在招收有能力的大夫入宮給老皇帝看病,所以他推薦了孫藥忠,只要孫藥忠願意去,哪怕沒能治好老皇帝,他也能保他平安富貴一生。

在接到這封信之前,孫藥忠的目標就是將自己的醫館開成一個大醫館,然後給師傅養老送終,並沒有太大的志向,畢竟他除了醫術什麼都不會。

接到師兄的信件之後,他是有點心動的,畢竟太醫就是為醫者的一種最高榮譽,能夠成為太醫絕對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他拿不定主意,就去詢問了師傅,不料祁大夫卻大發雷霆,直說沒有這樣的弟子。

原來當初祁大夫在收周平呈做弟子的時候,對方就和他保證過,以後只會做百姓的大夫,不會進入宮中做太醫。

對於孫藥忠,祁大夫倒是沒有要求過,但是在看到這信之後就要求了,這讓孫藥忠感覺很是奇怪,為什麼師傅會這麼反對他們去做太醫。

當時祁大夫沒有解釋,直到周平呈的第三封信來了,孫藥忠自己依舊搖擺不定,但他兒子卻很嚮往京城的生活,想要去看看京城是什麼樣的。

孫藥忠就只有這一個兒子,雖然他對這兒子還算是嚴格,但是妻子卻格外的溺愛,勸說他只是去京城看看,不進宮不當太醫就行,也不算違背師傅的話。

孫藥忠自己其實也想要出去看看,他從小到大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