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是相當的重視,而且,這個也是公司的策劃部門,針對公司當前情況,所設計的一條最好的方案,可以說,一旦那麼做了,公司的工作效率必然會更高。
成本在某一方面來說,反而會降低了,當然,對於下面的小公司,監控力度,也會慢慢的下降,可以說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這要看如何能夠對王坤這個老闆更加有力了。
“那我看看。”點了點頭,對這份檔案,他也來了興趣,看李軒說的那麼厲害,他自然會產生一定的好奇心,如果真的有那麼好的話,自然,就按照上面的做嘍。
這份檔案的開頭,就說了王坤旗下的各個產業分散經營,卻又高度統一的事實,分散經營,主要 是因為各個產業互不相干,都是自己幹自己的事情,高度統一,則是在領導層上面。
幾乎所有的事情,最終,都要到達決策層,最終,再透過王坤的批示,進行解決,這種模式,和傳統的集團化,權力集中化經營有著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是從總體來說,這又是不同的。
因為在這個模式裡面,唯一的擁有拍版權的人,只有王坤一個人,這就意味著老闆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即使下面的人,將所有的檔案全部做好,只需要他自己去看的話,也需要大量的時間,耗費在這上面,而且具有獨立權利的審計部門、紀律部門和秘書處(只對王坤負責的少數幾人),互相之間權利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制約。
在一定時期,這種模式是完全正常,而且,還是一種相當有工作效率的模式,下面的工作人員,不需要考慮多全面的問題,所有重要的檔案,都會遞交到老闆的手中,但是,老闆實際的精力在公司發展的初期,應該是完全夠用的,應該注意的是,只有初期,老闆才有足夠的精力去處理所有的事情,一旦下面的企業數量進一步增加之後,就意味著,老闆不可能面面俱到,所有時間都放在閱讀檔案上面,這是完全不現實的。
看到這裡,王坤不由的點了點頭,平時檔案處理,他確實感覺到遊刃有餘,甚至,大部分時間,他都能夠自由的活動,每天,最多用兩個小時時間放在檔案處理上面,也就足夠了,偶爾的,再處理一下幾個直屬人員(李軒等人和工廠、孤兒院等的負責人)遞交過來的重要檔案,也就可以了,但是,一旦到了 一個季度結束或者半年總結的時候,王坤就感覺到頭腦發脹了,那時候,每個有權利向王坤遞交檔案的人,都會拿來 厚厚的一沓資料,光是看那些檔案,就要耗費掉王坤不知道多少時間,又怎麼會有時間及時將問題反饋回去呢。
所以他才會喜歡聽下面的人直接彙報,他們的敘述,一般都是將重點敘述一遍,王坤再看的話,也就能夠抓住重點,可以有效的節約一部分時間,即便如此,依然讓他痛苦不堪,否則,他也不會想著,招募一個類似李芸夢之類的,那麼能幹的管理人員,完全讓他解放出來,但是,從當前來看,這是不怎麼現實的。
公司裡面,沒有一個有這樣的能力,李軒他們幾個,經驗、能力都有,但是讓他們掌控如此龐大的企業,他們沒有那個信心,面對別人的壓迫,他們的反抗力度,也完全不夠。真讓他們掌控了,有許多的秘密,也會完全的暴露出來,這不是王坤所需要的。
管理一個企業,其難度不亞於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都有其成功的必然性,或管理先進內耗少,或技術先進更新速度快,或量產能力強以未來成本來標註當前產品價格(華為就是有名的先例,當一個新技術開發出來之後,他們總是先計算一旦量產之後成本會怎麼樣,然後根據這個價格來進行定價,其盈利預期一般都是在三年以後,一般企業怎麼可能願意陪著它一起虧損個三年時間,再等待盈利,也幸虧這個企業是非上市企業,否則的話,那些股東是不可能同意這樣操作的,幾年時間的虧損,有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