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心》)。
他在1934年攝製了香港第一部完全有聲電影《傻仔洞房》,開始了香港影業的有聲片時代。
然而這位開創了這麼多“第一”的偉大電影人,卻因為投身電影而傾家蕩產。
1934年攝製完成影片《薄倖》之後退出影壇,其後黎北海在香港靠經營小吃店謀生。
1937年7月,他應他弟弟黎民偉之邀赴上海任“上海民新“經理。但是人走背運那真是沒辦法,僅過一個月的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小日本開始全面侵華。
所以別說拍電影了,黎北海一家人在滬苦熬了整整11年。直到1948年他才移居廣州,此時他的生活依舊艱辛,但愛國之心未減,抗美援朝時期,他上街義賣自制涼茶,將半年所得捐給國家。
幸運的是,袁燕倏的出現改變了這位愛國電影人的命運。
最小的那位弟弟有些急切地道:“敢問大龍頭,我們什麼時候能去大衛…格里菲斯先生那裡觀摩?”
黎氏三兄弟當中最有名的便是三弟黎民偉,他有著“香港電影之父”的美譽。那位“弟妹”便是他的妻子——黎嚴珊珊,賽里斯的第一位女電影演員。
對了,他們兩人有一個孫女,名叫黎姿。
可惜啦,我們的袁大師估計是等不到他們的孫女兒了。
他還是上海三大影業公司之中聯華的創始人之一。他老人家拍的名作可多了,《小玩意》、《三個摩登女性》、《神女》、《漁光曲》等等。一代名伶阮玲玉就是他一手捧紅的。
除此之外,他還被稱為“中國紀錄片之父”。尤其是在國共第一次合作期間,他回內地拍攝了很多關於廣東革命政府的軍事活動紀錄片,如《炮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鐵拳無敵出巡廣東東北江記》、《鐵拳無敵北上》等紀錄片。
“哦,這件事情要問一下袁先生了。”司徒美堂開口解釋道,“其實真正邀請你們的便是鴻漸了。他……”
恰在此時,他就見到自己的軍師大爺匆匆地走了進來。黃紀實向四位客人告了一聲罪,湊到司徒大龍頭耳邊說了幾句悄悄話。
“什麼?!你說鴻漸他……”司徒美堂神情一變,“騰”地一下站了起來。
他揹著手緊皺眉頭沉吟了一會道:“你們且坐,待我先去給鴻漸先生的好朋友打個電話……”
“叮鈴鈴……”
“摩西摩西,我是野村……”
“嗨,幣原公使,我明白了……”
正身處駐紐約日本總領事館中的野村吉三郎放下了手中的聽筒,轉頭對一旁的山本五十六道:“山本君,幣原公使通知我,迪宮親王殿下已經從東京啟程,估計七月份就會抵達倫敦了。”
八毛錢愣了一下,臉上露出一種極為複雜的表情道:“掃噶,殿下此行想必是勸說英國人不要放棄同盟的吧。”
日本皇族成員有名和號,這個號就是某宮,等他們成年之後會再被授予正式的宮號。比如後來那位著名的“皇族非國民”小時候叫做澄宮崇仁,長大就被封在了三笠宮,成了三笠宮崇仁親王。
野村口中的那位迪宮親王殿下便是明治天皇的長孫,大正天皇和貞仁皇后的長子,當今大日本帝國皇太子,未來第一百二十四任天皇的裕仁了。
而把駐華的陸軍馬鹿批的一錢不值,預言大日本帝國吃棗藥丸,二戰之後致力於真正的“中日親善”的三笠宮親王則是裕仁的四弟,還一直活到了2016年。
三笠宮確實蠻因吹斯聽的。1943年他化名若杉參謀,廣泛考察從內蒙到宜昌的中國戰場。
隔年,考察完畢的他向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的幹部們做了一個講話:名字叫做《作為日本人對中國事變的內心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