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他在這個講話中列舉日本自甲午戰爭以後侵略中國的事實,揭露日本軍人的殘暴行為,說日本對中國是“無所不取,掠奪殆盡”,這樣穿林北腿又怎麼會不反抗。
他特別指出赤色軍隊“男女關係極為嚴肅,強那個啥等於絕無僅有;對民眾的軍紀也特別嚴明,決非日本軍隊所能企及”,在這種情況下,赤共若不“猖獗”,那將成為世界七大奇蹟中的第一大奇蹟了吧。
他還說:“在我看來,這樣的日本軍隊,是無法與赤共對陣的。”
其實這位“皇族非國民”軍事眼光蠻準的,要是抗日戰爭真的繼續打下去,赤共說不定能一手把小日本推回四島,一手把穿林北腿趕到寶島。
而這正是我們的袁大師那個“宏大計劃”的階段性目標之一,就是在二戰結束之前至少讓赤共在大陸上佔據戰略優勢,成為三家之中最強的一方。
再好一點的情況呢,穿林北腿也別從重慶回南京了,直接去河北……不對,是河內吧。
最好的情況呢……不得不說,袁燕倏這就有點狂想,還有點聖母了。
他覺得最好的情況是,先給廣大的關東軍基層士兵來一場訴苦教育,接著他們自發地幹掉了中上層軍官,然後在赤共和日共的各級政委帶領之下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對馬海峽,最終把紅旗插到二重橋上……如果二重橋還沒被美利堅王師的炸彈給夷平的話。
現在曉得了伐,袁大師真是個好人,還是個對待敵人都這麼心慈手軟的濫好人,關東軍這個結局總比去西伯利亞接受鐵人大叔的關愛強吧。
所以說,不要被歷史仇恨矇蔽了雙眼。對袁燕倏這位賽里斯人來說,小日本確實可惡,但是其中並非完全找不到可以合作的物件。
當然啦,他老人家也不挑食,既然裕仁都自動跑到他的眼眉前了,那就想辦法好好地合(忽)作(悠)一把吧。
實際上這段歷史並沒有被袁大穿越者所改變,在原本那條時間線上裕仁也是在這個時間點來到英吉利,想要以皇太子之尊和英國人搞好關係,希望他們不要背棄英日同盟。
不過不列顛還是插了小日本一刀,因此此行的結果讓他和日本國上下非常失望,而他本人也因此對英米鬼畜有了芥蒂。
“山本君,不如你也和我去一次倫敦吧,反正你馬上就要從哈佛畢業了。井上君也在那裡,我們正好再聚一聚。”
聽到野村吉三郎這個建議,山本五十六臉上不由得露出了一絲笑意和謝意。
要知道目前在位的大正天皇自幼多病,曾患腦膜炎留下後遺症,40歲又患腦血栓,轉為精神病。但是他是明治天皇唯一活到成年的兒子,這才當上了第一百二十三任天皇。
大正常常在大庭廣眾之前做出一些可笑的舉止。比如一次在觀看軍事演習時,他會突然跑下檢閱臺,開啟士兵的揹包亂翻一通。
還有一次,當他出席國會開幕式的時候心血來潮,一邊傻笑,一邊把講演稿捲成圓筒,放在眼睛上,對著外國使節們亂照一氣。
日本政界早就有了共識,就是等迪宮年長之後立即擔任攝政王,讓大正天皇安心養病。所以等裕仁這次從英國回去之後,就成為了二大王……那個二天皇。
現在能巴結上這位親王殿下,那對於山本五十六這樣的中階武官來說,今後在仕途上的好處大大滴有。
“叮鈴鈴……”
他正要點頭答應,電話鈴又響了起來。
野村吉三郎再次拿起了電話:“摩西摩西,我是野村……”
“納尼?!你再說一遍……”
一臉吃驚的海軍大佐緩緩地放下電話,向著另一位海軍中佐吃吃地道:“山、山、山本君,袁、袁、袁桑他……”
山本五十六急忙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