礙於許可權,姜尚等人對林宵透露甚少,不過目前林宵擔任‘武曲星’,理應告訴他。

韓黎輕嘆一聲,道:

“既號‘金龍’,王牌自然是條真龍。只是召喚的代價極大,須獻祭心血乃至壽命……”

林宵微微一怔,略顯錯愕。

金龍金龍,在世真龍?

……

天黑如墨,枝杈狀的閃電在鉛色雲層中閃滅,大雨滂沱。

千萬根雨箭墜向怒浪驚濤的大江,潮頭在礁石上撞成粉末般的白浪。

雷聲震耳欲聾,大雨浸溼呂布的獸面吞頭連環鎧。他仰起兩根雉尾,抬頭眺望,鳳目倒映出暴雨中一頭翩翩起舞的大鳥。

此鳥喚作‘商羊’,只有一腳,當它起舞之時,萬畝千村都會被大水吞沒,號稱“天將大雨,商羊鼓舞”。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記載,雨師之神,商羊是也。

商羊鳥,正是蚩尤麾下,雨師的本體。

狂風大作,鼓動呂布的戰袍,同時拂動華麗鑾輿上的亭蓋。

車前,一頭羊身人面的黑皮兇獸低伏身軀,大口撕咬著整頭麋鹿。

輦車玉簾中的身影,似比呂布更加尊貴,以御駕為代步,由饕餮所拉動。

呂布掃了眼那架鍍金雕玉、奢靡綺麗的鑾輿龍車,腦海中浮現出那人質問蚩尤的場景。

“我命在天,為何不是你當臣子,侍奉於我?”

窮奇告訴他,兵主正是天命,允諾將攻伐下來的領土賞賜給他,由他繼續擔任國君。

那人笑道:“天命玄鳥,降而生商,今商已亡,就由我來再興。”

呂布並不識得那人。

後來窮奇告訴於他,那位正是聞名於中洲歷史的暴君,饕餮所青睞的使者。

紂王,帝辛。

《史記·殷本紀》記載,紂王“以酒為池,懸肉為林”、“重刑辟,有炮格之法”。

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雞司晨,殺比干以觀聖人七竅…種種暴行罄竹難書。

但後世又常有‘孔聖學生’子貢等文人墨客為紂王翻案,認為紂王遭到刻意抹黑。

後人認為,紂王在位期間,開疆擴土,武勳卓越,提拔奴隸,打破階級壟斷。能文能武,是不可多得的賢明君王。

只因成王敗寇,淪為亡國之君,才落得千古罵名。

窮奇私下同溫侯議論,說紂王雄才大略是真的,暴虐苛政也是真的。

歸根結底,暴君和能君,本就不衝突。

紂王酒池肉林、嚴刑峻法、開疆擴土,貪婪地想在一朝之中建就千秋偉業,結果落得亡國下場。

蚩尤立下誓約,將征戰下的城池,劃分給帝辛重建國度。

帝辛身為一位雄心壯志的君王,怎能不動心。

太史公記載,“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

因身具帝王之氣,降臨於世之時,擁有七階巔峰實力。

饕餮本不願為帝辛拉車,硬是被帝辛一頓教訓,這才老實。

此次出征,由帝辛親自率領,攜風伯、雨師、饕餮、溫侯、窮奇,在長江、黃河流域一帶攻城掠地。

相較反覆無義的呂布、傲氣凌雲的霸王。帝辛為兵主效力的動機,更為純粹。

殷商受命於天,既然天不容殷商,那就再打下一片新天地!

暴戾的君王氣勢,籠罩在大江沿岸,足以讓百姓畏懼、將臣色變,外敵膽寒。

呂布回想起不愉快的記憶,自鑾輿龍車移開視線,仰望在滂沱大雨間興風作浪的一隻飛獸。

此獸鹿身雀頭,頭角崢嶸古怪,有著蛇狀的尾巴。

正是蚩尤麾下的‘風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