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是理直氣壯。
東齊戚王沒有上議政殿,由其他使臣轉達他的意思。
前幾天,楚慕元是王妃親生的訊息,才在京都掀起一陣軒然大波,昨天,他是王爺和王妃親生,更是震驚了所有人了。
尤其是滿朝文武,都覺得雲山霧裡,不可思議。
現在還沒弄清楚怎麼回事,東齊戚王又來討謝媒酒了,王爺和王妃結緣,還是東齊戚王做的媒?
難怪王爺和王妃成親十九年,連自己多了個親生兒子都不知道,原來都是東齊戚王搞的鬼。
等東齊使臣離開後,有大臣就忍不住問皇上了,“皇上,東齊使臣說王爺和王妃是在東齊戚王府結緣的,這是真的嗎?”
皇上斂緊眉頭,道,“當年朕被困東齊,王妃去東齊救朕,煊老王爺也派了煊親王去,兩人的確是在東齊戚王府結識的,只是當時兩人都易了容,不知道彼時是誰,又誤中了算計,這才有了世子,王妃因此不嫁,是煊老王爺執意要煊親王迎娶,世子又無意被老王爺搶回煊親王府,王妃不忍母子分離,這才答應出嫁。”
“成親之後,王妃還記得世子親爹當年在東齊戚王府對她的救命之恩和他許的承諾,不願與他圓房,便告知他,她已非完璧,讓他納了側妃。”
說著,皇上嘆息一聲,“老王爺慧眼如炬,看到世子就認定是煊親王府血脈,硬是從趙老太傅懷裡搶了過去,抱回王府,疼之愛之,更在臨死前,立為世子,與老王爺相比,煊親王遜色了豈止是一點兩點,做祖父的都認出自己的孫兒了,他這個做親爹卻一點反應沒有,朕想想,就忍不住想挖了他雙眼。”
是該挖了。
眾大臣在心底接話。
不過煊親王妃當真是夠重情重義,煊親王世子當年,在京都那麼多世家少爺中,首屈一指,想嫁給他的大家閨秀,能從煊親王府排到京都十里外了,煊親王妃嫁給他,居然還不忘記世子親爹對她的救命之恩和承諾。
這麼多年和王爺也是相敬如賓,實在叫人欽佩。
得妻如此,夫復何求啊。
可偏偏她等候的人就是煊親王。
也難怪煊親王知道世子是他親生兒子,不敢相認,連解毒都偷偷摸摸的,煊親王妃和世子能不恨他麼?
然後,崇祖侯就站出來,把王爺捱了一刀的事稟告皇上。
他是顧側妃的兄長,煊親王府的訊息,他要比其他人靈通的多。
聽到王爺捱了一刀,險些沒命,大家心都提了起來,煊親王手握重兵,東齊又野心勃勃,他要是這時候出了什麼事,誰能代替他上戰場,煊親王世子嗎?
他只知道鬥雞遛狗,橫行霸道啊,尚未經過磨歷,不足以堪當大任吧?
王爺受傷的事,皇上還不知道,他以為王爺沒來上朝,是因為臉腫的厲害,在家休養,沒想到竟是受傷了。
聽崇祖侯的意思,似乎還是因為王妃才受傷的,要他勸著點王妃?
“才捅了一刀而已,煊親王府都沒傳太醫,想必只是些皮外傷,”皇上不在意道。
眾大臣絕倒。
煊親王府沒傳太醫,那是王府裡有個比太醫醫術還要高超的世子妃,不需要傳太醫,但這不代表就傷的不重了啊,崇祖侯不是說差一點點就沒命了麼?
不過,以前皇上就護著王妃和世子,如今只怕更袒護了。
皇上不想多談論這事,便轉了話題談論煊親王府二老爺的事。
雖然二老爺沒有為朝廷立過什麼功勞,但他是煊親王的胞弟,煊老王爺找了他幾十年,可以說,沒有找到他,煊老王爺死不瞑目。
封妻廕子,看在老王爺和煊親王的面子上,在楚二老爺下葬之前,應該要追封一番。
皇上讓諸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