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人商議下,該如何追封?
這個追封,當真是不好封,楚二老爺死的時候才兩歲,朝廷沒有追封兩歲孩童的先例。
可楚二老爺是失蹤三十餘年才被發現,即便只是兩歲骸骨,你也得稱呼他一聲二老爺,比他小的楚三老爺和四老爺在朝中都身居要職了。
如果他不是遭遇了不幸,必定是朝廷棟樑。
再者,當初如果不是他丟失了,煊老王爺不會把世子誤認為是他遺失在外的兒子生的孫子,皇上這是在承楚二老爺的情呢。
一個時辰後,追封的聖旨就送到煊親王府了。
皇上追封已故多年的楚二老爺為安承侯,准以公侯之禮下葬。
這要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皇上會如此寬待煊親王府。
可是皇上這一追封,王爺感激之餘,卻也頭疼了。
ps:猜猜王爺頭疼什麼?(未完待續。)
第三百七十九章 承爵
皇上不僅追封二老爺為安承侯,還賜了座府邸。
二老爺尚未成年就夭折了,膝下並無子嗣,賜府邸做什麼?
賜了府邸給誰住?
而且追封,一般封的都是虛爵,賞的也是些錦上添花的東西,這樣的爵位一般是不可以承襲的,當然,也有例外。
極少有追封還賞賜座府邸的,皇上此舉,言外之意,是准許二房承爵。
王爺一直在想二老爺下葬的事,雖然他對二老爺的死還心存質疑,但是他將那帶著二老爺長命鎖和銀鐲的骸骨帶了回來,就不能不做處理。
哪怕葬錯,他也要先下葬再說,他還不知道要多久才查的出二老爺當年的死因。
暗處的人把二老爺的骸骨露出來,不就是要告訴他,告訴大家,二老爺已經死了嗎?
他不將計就計,信以為真,豈不叫他們失望?
可是二老爺雖然兩歲夭折,卻和他同輩,他的葬禮,不能馬虎,首先就要披麻戴孝之人。
王爺一直在猶豫讓楚家哪個小輩給二老爺披麻戴孝,送他下葬,皇上就追封他為安承侯,並賜了府邸。
這是要他給二老爺過繼一個子嗣啊。
只怕皇上心中最好的過繼人選就是桓兒了。
慕兒是他親生,又是老王爺請立的世子,桓兒沒有了承襲爵位的可能了,皇上知道崇祖侯府不安分,不甘心煊親王府的位置落在慕兒手裡。
皇上當年登基,並未經過多少爾虞我詐,但是他在昭王府,看了也不少,他怕顧側妃對世子之位不死心,暗中下手,到時候置慕兒於陷阱。
雖然慕兒手裡有暗衛,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當初他在福瑞樓中毒,導致毒發的事,還盡在眼前。
皇上不願意他冒風險,他寧可退一步,封一個侯爵,只要打消顧側妃奪世子之位的決心就好。
不過就是一個侯爵,將來重不重用,不還是皇上說了算。
可要是讓顧側妃得逞了,桓兒做了世子,將來繼承煊親王爵位,手握重兵,皇上就是想動他,還得顧及會不會動搖國之根本。
可是,王爺知道顧側妃不會同意把唯一的兒子過繼給二房。
崇祖侯的野心,豈是一個侯爵能打發的了的?
可是顧側妃和崇祖侯看不上安承侯爵,三房和四房卻是搶著要。
煊親王府家規,嫡妻過門十年,還沒有嫡子,才許納妾。
三太太和四太太很爭氣,半點給夫君納妾的機會都沒給。
三太太進門不到十年,已經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了,四太太雖然晚進門一年,生的可不比三太太少,膝下也兩子一女了。
她們膝下都有兩個兒子,而且都還能生,保不準什麼時候就有懷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