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馬遷終於透過了所有的課程,《周易》、《尚書》、《春秋》、《左傳》、《國語》、《詩經》、《戰國策》等諸子著述統統鑽研了一遍。這時他已經20歲了,身材頎長,面相斯文,是該討老婆的時候了,也不愁沒人要。孔子十九歲就娶妻了呢。可是司馬遷沒陷進愛河,倒是陷進歷史長河中去了。他在看書的過程中產生了許多的疑問,需要實地考察才能夠解決。當時他父親還只是個工薪階層,銀行裡的存款也不多,哪來的閒錢旅遊,更何況他還計劃全國大旅行。於是,平日裡他便把父親給他的生活費攢了起來,省吃儉用的,跟現在高校裡的女生流行把吃飯的錢節省下來買化妝品的那股決心和毅力有的一拼。怪不得司馬遷那麼清瘦。老師看他這樣,便問他怎麼回事,他才把心中的打算說了出來。老師大加讚賞,在經濟上也給了他一些贊助。
年輕人總是理想萬歲的,司馬遷春風得意坐上官車,馬蹄〃得得得〃踏遍了大江南北。就這樣,車裡載著竹簡、絹帛和毛筆,懷揣著一顆年輕而悸動的心,司馬遷第一站直奔自己的偶像屈原的老家。屈原可是個了不得的人物,中國第一位大詩人。作為一個文學青年,司馬遷對於屈原的乘龍駕鳳,約會神女,天地任其傲遊的浪漫形象崇拜得五體投地。屈原不但文采華美,還是個剛正不阿、誓死不屈的硬漢子。司馬遷怎能抵擋得住屈原巨大的人格魅力。於是參觀完故居,緊接著又過長江,到屈原〃所自沉淵〃之處憑弔。想起先人〃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的感慨,二十出頭尚不省事的司馬遷還有些不大理解。但是面臨著滔滔江水,想到世道竟然可以逼一個賢人去自殺,不禁黯然淚下。
司馬遷本來不是特別有錢,為了節省盤纏,他順汨羅江南下,到了湖南長沙。正好西漢政論家賈誼曾在此留下故宅,司馬遷便去憑弔。碰巧賈誼也是屈原的粉絲,司馬遷認真讀了他的《吊屈原賦》之後,才發現賈誼和屈原經歷雖然相似,人生觀卻不一樣。所謂〃淡然處世,得以善終〃。司馬遷從此對人生又多了一層感悟。就算時運不濟,死亡也不是惟一的出路。
得此感悟,司馬遷欣欣然忘記舟車勞頓。他從小聽著三皇五帝的傳說長大,如今來到了湖南,怎麼能不上九嶷山看看?上頭可是有舜帝的屍骨啊。舜帝是天下明德的化身,深得人心。他有兩個老婆,相互之間一點也不爭風吃醋。舜帝不幸死於湖南,兩個老婆便結伴來尋,哭得死去活來,不眠不休。竹子被她們的眼淚澆溼了,淚斑不褪,有詩云:〃斑竹一枝千滴淚〃。老百姓看著也悲痛,便在九嶷的太陽溪建了舜陵,陵前建廟。這樣至誠至信的明君,司馬遷心嚮往之,馬不停蹄來此拜祭。
此後司馬遷又到過許多地方,對日後修史都大有助益。特別是拜訪韓信故鄉的那一次,他發現淮陰的老百姓對這位韓爺津津樂道。負責接待司馬遷的老大爺說韓信可是他們這小地方的大名人!雖說後來死得有點兒窩囊,當年跟劉邦打天下的時候也是叱吒風雲的主兒,他照樣是淮陰人民的驕傲。司馬遷一聽高興了,書本上可找不到這麼鮮活的關於歷史人物的評價!看來,光知道書本知識,侷限性太大了!他又親自去問當地的百姓,韓信那麼高的個子為什麼能夠受胯下之辱而不一刀把那個流氓殺了。百姓們便把事情的始末講給他聽。說韓信當了大將軍以後,回了一次故鄉,韓信自己說,如果當初把他們殺了,就沒後來的建功立業,所以小不忍則亂大謀。司馬遷想這要是寫出來,可是獨家新聞啊。於是對自己的旅行生活越發滿意。
就這樣,他一人獨行,走遍了全國九省。南到江淮一帶,北至齊魯之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司馬遷算是全佔齊了。真可謂〃太史公胸中固有一天下大勢,非後代書生所能及也〃。如此難得的人才,且看漢武帝會怎麼用他。
第二節勞碌命,凌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