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生財有道啊!
東三省還透過強買強賣的方式從外資銀行那裡賣了總額約五千萬銀圓的長期公債,用於興辦三省水利,增開林牧良田。修通道路,設立公塾新學。
當蔭昌回到京師再次面對舊日熟悉的官員們,想到東三省的那些官員。想到宋彪,他就真的不覺得關內和京師之中還有誰比得上宋彪的能耐。
差距甚遠。
差距甚遠啊。
只是此時的蔭昌已經不敢再擔保宋彪絕無造反之意了,這兩年間,他不止一次的從各種途徑聽說了光復會在東三省迅速擴張的事,雖然手中絕無證據,可他還是有充足的把握猜想宋彪才是光復會背後的那個人。
沒有宋彪的支援,光復會在東三省不可能如此快猛的發展,甚至是肆無忌憚的發展,何況新軍內部的新華會也絕非善類。
蔭昌其實很清楚,他只是故意裝作不知道。因為不知道才能熬過去,他要是真的擺出自己已經知道的架勢,那就只有兩個選擇,一是加入光復會,二是身為巡撫。嚴查反賊亂黨,兩者恰恰都是他不願意幹,也不能幹的事。
坐在轎子裡,蔭昌心裡有著說不出的悲涼。
身為一省之巡撫,政績如此之佳,加上滿人的身份和資歷。他要不了幾年就能成為封疆一地的總督,這本該是值得高興的事,可他哪裡能高興呢?
…;
蔭昌心裡感嘆著,痛苦著,人已經到了紫禁城外,下了轎子,他就繼續跟著太監二總管亦步亦趨的前往寧笀宮。
比起上次覲見,此一次的寧笀宮顯得有些冷清和落寞,在這帝國落寞之時,即便是在清晨陽光的照耀中也顯得異常寂寥,在這裡伺候太后的大多都是一些老宮女,有一些已經在太后身邊幹了幾十年之久,歷經榮辱和各樣的風波。
太監之中也少有幾個新人,來來去去的這十年裡都是老人。
太后並不在寧笀宮,蔭昌只能先上前,一個人寂寥的跪在大廳裡,在那猩紅色的紅地毯上,他所能感覺到的是一種惶惶不安的恐慌。
二總管崔玉貴也似乎比以前蒼老很多,臉上甚至有了老人斑,眼眸發白,湣�鶚且�沽艘話閶�櫻��閫�諞癲�吶員叩茸盤�蟮牡嚼礎�
見蔭昌額頭滑落冷汗,崔玉貴就好心的帶著一絲哀嘆的寬慰道:“大人不用憂慮,太后一歲一老,這些個月裡常有痢疾,年紀大了,或許總是難免的吧,這光景大體都還在後堂裡,或許等一會兒才能來,您要嫌累,不妨先在門外繼續站著。”
蔭昌聽了這話,心裡寬鬆了一些,可能提前進殿裡跪著迎著太后也不是一般的奴才能有的隆恩,他怎敢起身,何況太后說來還是就來了。
他就繼續跪著,低著頭,等著慈禧太后。
這一等又是將近一刻鐘的時間,慈禧太后才在兩名老宮女的攙扶下走進寧笀宮,很多人以為皇宮裡都是年輕貌美的少女等待著皇帝的寵幸,真相卻是殘酷的只有一群年華老去的老宮女,即使是年輕的宮女也實在談不上何種礀色可言。
特別是在慈禧掌控著皇宮的一切之時,連皇帝幾乎都沒有。
這裡只有一個比一個更老的宮女和太監,一如這個帝國般的腐朽和蒼老。
陳腐猶如斑斑鏽跡,正如這個落魄潦倒而虛弱不堪一擊的帝國,即便這個帝國曾經強大過,正如此時一同走向衰弱和死亡的奧斯曼帝國一般。
慈禧太后臉色蒼白而全身乏力,身子骨裡透著冷冷的寒意和再也無法掩飾的衰老,她在過去的半年裡不僅有長期的慢性腹瀉,而且經常失眠,一整夜的難以入睡。
每當她一閤眼。她就會想起被自己下令殺死的珍妃。
和所有的性格狹隘而缺乏仁慈的養母一樣,她將皇帝對她的那些叛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