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解脫的尼亞佐夫對通訊參謀道:“請向師長報告,我團已經佔領中國人的哨所,馬上會繼續向縱深攻擊前進。”

很快,蘇軍先頭部隊集合好隊伍,在十二輛坦克的引導下,蘇軍先頭部隊乘上卡車,轟隆隆地捲起一路煙塵向南開去。

尼亞佐夫也轉身走向他乘坐的卡車,再轉過身的一瞬間,尼亞佐夫的臉上浮現出極為厭惡的神不過,這種表情只持續了不足一秒鐘,就又飛快地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尼亞佐夫的先頭團剛剛向南進入北境內五公里左右,“轟、轟、轟”,猛然從先頭營才轉過去的山腳後傳來十幾聲巨大而沉悶的爆炸聲,山腳後隨即騰起十幾根巨大的煙塵,看起來讓人極不舒服。

這突如其來的爆炸聲,雖然還理他所在的團主力一千多米遠,可還是馬上引起了車輛紛紛緊急剎車,士兵們紛紛就近尋找掩蔽躲藏。

尼亞佐夫鬆開緊握的車把手,從開啟的車窗探出頭去,對哄哄的從車上爭搶著跳下來成一團的蘇軍大聲喝道:“不要慌,這不是炮擊,這是地雷在爆炸。”

抬頭看向前方的車隊和蘇軍士兵中間,一個傳令兵滿臉驚慌,跌跌撞撞地衝過來。

尼亞佐夫無奈地搖搖頭,跳下車,整理好軍服等候那個傳令兵。

“先頭營遇到了中國人埋設的地雷,傷亡很大。損失了兩輛坦克和三輛卡車,傷亡了一百多人。”

“什麼?十幾顆地雷就傷亡了一百多人?”

地雷這可是太平常的武器了,踩到地雷的事情,在一戰中那也是經常遇到的。可是這樣的傷亡,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尼亞佐夫相信。

感謝“還沒發現”書友的月票

第四百八十一章抗戰邊境(四)

對於尼亞佐夫的吃驚,傳令兵似乎早有預料,攤開緊握的左手,伸到尼亞佐夫和隨後趕到的阿廖沙面前。

傳令兵的手掌上,赫然攤著五六顆小指甲大小,或粘著鮮血,或是長滿黑紅色鐵鏽的鋼珠。

“這是營長讓我送來的。營長說,這是中國人的新式地雷,它會飛到空中爆炸對步兵殺傷很大。我們人員的傷亡,主要是這種帶鋼珠的地雷造成的。”

“飛到空中再爆炸?”阿廖沙驚訝地問道。

看到傳令兵肯定地點著頭,一想到那密如冰雹而下鋼彈和破片,阿廖沙的臉色不禁有些發白。

“轟”又一聲爆炸聲從前面傳來。阿廖沙不由一哆嗦。

尼亞佐夫看了一眼還有些躁動計程車兵們,微微嘆了一口氣。

莫斯科還是有些太急了從歐洲調來的幾個軍還好些,可遠東特別集團軍上次在滿洲里傷了元氣,六月份才剛剛把新組建的部隊補充滿員,新兵很多。尤其是很多基層軍官經驗都很少,又都是從士兵中逐級提拔起來的,而不是像沙俄時期那樣,基層軍官都是士官學校的畢業生,軍事素養都很高。

讓這些部隊匆匆走上戰場,在時間上還有些早。如果再訓練一年,情況會好很多。

可雖然如此,尼亞佐夫對這次進攻北蒙取得勝利還是很有信心的。

這次不比滿洲里,蘇軍完全是有備而戰。四十萬大軍擁有數百架飛機和坦克,還有上千門大口徑火炮的支援,以這樣的實力,不要說面對中國的一個地方軍閥,就是面對整個中國政府,也會具有相當的優勢。

僅他這個先頭團,就給他配屬了一個山炮營和坦克連,以這樣的強大火力,他完全有信心擊潰只有小型火炮的中**隊的一個師。

只是,他雖然不懼怕和一個整師的中**隊對陣,可是對於中國人的地雷陣他卻很有些頭疼。主要問題就是時間,長期在遠東特別集團軍服役,他很瞭解西伯利亞的氣候,因為天氣的原因,他耽誤不起時間。他很理解布柳赫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