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劃撥的地皮,還可以借支20兩銀子。
戴植的家眷也一同到達。母親、娘子、兒子、女兒、兄弟姐妹,一家十七口,在分別了十多年後,終於在幾千裡之外的卜奎團圓。
家人相見,不勝唏噓,未免留下了無數的眼淚。
賈珉帶著一眾官員,到戴家看望了全家,楊林代表都司衙門,送來了100兩銀子的安家費。
賈珉個人出了一百兩,其他主要官員,也都紛紛解囊,從五兩到十兩不等。感動得戴家人,直把那好話說了千遍萬遍。
隨著一枝花被招安,溫都拉山地區恢復了寧靜。
府兵團的一個排,進駐了溫都拉山鐵礦,又有一百多名流犯被調撥到了溫都拉鐵礦去,鐵礦準備擴大生產規模了。
由於清除了匪患,從溫都拉到卜奎的交通線,如今也變得安全起來了,來往運送礦石的車輛,逐漸多了起來。
絕大部分的事物,賈珉都交給了別人處理。最近一段時間,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流犯的伙食改革上面。
這是他降低流犯非正常死亡率和脫逃率改革的最為重要的一個措施。
所謂的吃飽了不想家,飲食足而知榮辱,都說明了吃飯的重要性。流人們只有吃飽了,才能安心地待下來。只有吃飽了,才能有體力幹活,完成沉重的勞役任務。
看起來只是個吃的問題,其實做起來,卻是個非常龐大的系統工程。這意味著,除了要對原來的伙食體系進行改造外,還要建立起新的制度和執行體系。
首先,是制定流犯的伙食標準。
這個標準,由兩部分構成。一個是資金標準,每人每月六錢銀子。另一個是實物量標準。
實物量規定,每個流犯,不論男女老少,每個月的實物量,都要達到糧食五十斤,油2斤,肉類4斤,魚類3斤,豆製品4斤,各類蔬菜40斤。
其中的主食糧食類,細糧必須達到20斤,佔比達百分之四十以上。
資金標準和實物量標準,兩個標準必須同時達到。
伙食費用必須全部用於流人的伙食上,不準結餘,不準挪用,不準剋扣。
在主副食品的供應上,採取統一採購,統一供應,集中配送的方法。
為了保證伙食的正常供應,在都司衙門專門成立了膳食處負責整個卜奎的流犯伙食供應工作。
各類食品由膳食處採購後,再派人配送到各個莊子、礦山和工廠裡去。
為了防止異常天氣影響食品配送,在各個地方都留有一定的儲備,以應不時之需。
光有這些,還是遠遠不夠的。在伙食供應的制度化和規範化上,又制定了詳細的標準和操作流程。
首先,由膳食處制定《旬食譜》。
每旬十天為一個週期,列出這十天裡,每天三頓飯的主食和副食品種,報到軍需官焦利那裡批准後,然後根據《旬食譜》制定的主食和副食品種,核算出需要的物質總量,據此制定《旬採買計劃》,經過軍需官批准後,再根據這個計劃進行採購。
如果是衙門本身的物質,比如糧食,就從衙門裡按照計劃調撥。如果是衙門裡沒有的,必須從市場上採購的,只要是超過了二十兩銀子,就必須實行招標。
《旬食譜》的標準,是非常細化的,每逢三六九的中午或者晚上,是必須要改善伙食的。具體是吃肉,還是吃魚,或者是吃豆腐,甚至是炒或者燉,每個人投料多少,都是有標準的,都要在食譜上標出來。
食譜制定完畢,要在都司衙門前的佈告欄裡張貼,向全社會公佈。
膳食處在配送食品時,也要把食譜送到各個莊子裡,進行張貼。叫每個莊子的流人,都知道自己在這十天裡裡,吃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