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讓夫家的長輩取名字,遊氏也贊成:&ldo;你們年歲還小,長輩又在堂,大名是該長輩起才好,我本說你們先取個辱名喊著分辨的。&rdo;

【注】此處填&ldo;雲譎波詭幸朱顏&rdo;第一百八十五章&ldo;迎客(下)&rdo;的坑。扳手指算還剩幾個……

第九十九章 &ldo;夷&rdo;

三月初三上巳節,恰是雙生子滿月。逶迤春色中,長安無數香車寶馬,湧向為雙生子舉辦滿月宴的紀陽長公主府。

自從老祈國公去世後,長公主不屑與常人來往,這還是十幾年來長安大部分人家包括宗室在內,頭有一次有機會可以名正言順的踏入紀陽長公主府內。

為了表示對這對曾孫的重視,長公主非但大開正門廣迎八方來客,甚至還親自請動帝後駕臨,一時間原本還存了清高之念的許多重臣也紛紛登門,不敢落後。這樣花團錦簇的賀宴,直如宮中除夕、元宵的盛筵,長公主府加上雍城侯府兩府下人一起上陣,亦有些吃不消。甚至於許多品級略低的官員入內,連個引路的人都無用,只能照著揣測行走。

而原本定下來的五百席根本就不夠用,除了帝後、近支宗室與重臣要員外,餘人甚至等到宴中才能坐下,足見盛況。

梳洗一新、裝扮隆重的卓昭節見著如此景象,比起去年臘月裡真定郡王嫡長子滿月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不由心下有些忐忑。然而看紀陽長公主與寧搖碧都神色自若,親自陪在自己身邊幫手應付往來賓客的趙萼綠亦無嫉妒之意,這才放了心。

宴上酒至酣時,聖人忽然問起了雙生子的名字是否取了。一聽這問,人人都知道這是聖人有意賜名了,長公主自然說是尚未能定。

聖人便欣然問道:&ldo;如今這兩個孩子行為何字?&rdo;

本來照著寧家的族譜,寧搖碧這一代為瑞字輩,下一代則是從朗。但當初寧搖碧出生後,其母申驪歌心中憂傷,偏愛&ldo;搖落方知碧玉深&rdo;一句,為他起了&ldo;搖碧&rdo;為名,原本這是作小名的,打算寧搖碧長大些後再按瑞字起名。

未想沒等到寧搖碧長大,申驪歌先一步去世。紀陽長公主推己及人,就將搖碧這個名字直接作了大名,以紀念申驪歌。

如今寧戰一房流放劍南,族長的身份隨之轉到了雍城侯身上,雍城侯與寧戰不和睦,當初任憑寧搖碧不從瑞,未必沒有不想自己獨子沿襲寧瑞慶等人之名的緣故在裡頭。既然如此,那他的孫兒也未必會從朗。聖人是故有此一問。

果然雍城侯略作沉吟,道:&ldo;臣想我大涼如今君明臣忠,正是夷世之治。何況為人長輩,總盼望子孫平坦無憂,夷亦有平坦之意。所以,莫如從&l;夷&r;。&rdo;

卓昭節怔了一怔,下意識去看寧搖碧,卻見他神色冷了一冷,復歸平靜,也不知道那冷的剎那想到了什麼‐‐夷也可以作蠻夷、異族解,卓昭節不知道,自己這個公公如今提議孫兒孫女用夷來作為排行……到底有沒有那麼幾分,是想起了自己那無緣得見過的婆婆申驪歌?

聖人聽他提了這個字為排行,卻也有片刻的怔忪,被淳于皇后暗拉了下袖子,才微笑著道:&ldo;夷世、夷坦,確實夷字甚好!&rdo;

淳于皇后就笑道:&ldo;但直接用夷世、夷坦,也太敷衍戡郎了,這可是他提來說行輩的。何況小郎君也就算了,小娘子用這兩個怕都不合適罷?&rdo;

&ldo;嗯。&rdo;聖人尋思片刻,道,&ldo;小郎君名為夷曠、小娘子名為……夷徽,如何?&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