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頁(第2/3頁)
章節報錯
夷曠雖然有數種解釋,但方才雍城侯所提以&ldo;夷&rdo;為孫輩排行及聖人的認可,若將夷作平坦平和解,這兒最合適的解釋當然就是平和曠達。
而夷徽,雖然沒有什麼典故,然而徽為美好,與其兄長的名字相連,又是出自聖人所賜,不免叫人浮想聯翩。
‐‐座中之人,目光或多或少,都掃向了真定郡王。
見此情景,卓昭節心有所悟,曉得今日這場賜名,別有玄機了。
之前雍城侯說擇&ldo;夷&rdo;字為孫輩排行,是因為一來感慨如今正逢盛世太平,二來作為長輩,他希望子孫平坦無憂。當時聽著彷彿是先恭維一番聖人,再說出對子孫的期盼。可現在聖人這兩個名字一起,很多人都想到,夷曠夷徽,平和曠達之後,是平和美好。
這樣的兩個名字,是否意喻著雍城侯的提醒,與聖人的期望?
雍城侯先提夷世太平,決計不只是恭維聖人這麼簡單,他本是聖人外甥,此刻深受聖人、皇后尊敬的紀陽長公主亦在坐,聖人待長公主的子孫素來和藹,何況帝後也不是愛聽諂媚之言的人。所以雍城侯所提的夷世,恐怕是意味深長!
他是在提醒聖人,如今正逢盛世‐‐這樣繡轂華軒逶迤列、甲第朱門連次排的盛世,得來容易麼?本朝自景宗皇帝初年起,至於今上兩朝足有一甲子政治清明且風調雨順,沒有發生過大災大難,才將這天下治理得錦繡繁華,萬邦羨慕!
‐‐如此夷一盛世,焉能不好生愛惜、珍而重之?!
要破壞盛世,除了天災、兵禍、外患,最快的,就是爭儲。
這一點,聖人絕對有切膚之痛!當年聖人奉詔登基,不忿先帝遺命的齊王就置疑遺詔真假,並煽動仲崇聖兵指長安。雖然這次戰亂最終以齊王伏誅告終,然而仲崇聖至今盤踞於東夷山不肯投降。
東夷山也有個夷字,雍城侯還怕聖人想不到此事?
而如今帝後著力扶持真定郡王這兩年來,真定郡王實乃皇太孫、日後必定為儲君一事早已是深入人心。一旦他日太子登基,若不立真定郡王,天下之人,豈能不疑?民心生疑,社稷自要動盪。
聖人親政數十年,哪裡不知道民心浮動、便是動亂之始?
所以為要維護如今這太平盛世,唯一的辦法,就是徹徹底底的穩固真定郡王的地位!
希望現下這錦繡江山能夠在子孫手中發揚光大,這是聖人為君的身份的冀望;而期盼子孫和睦相處、不至於手足相殘,這卻是聖人褪去九五之尊、以一介長輩的身份的願望。
雍城侯一個解釋為什麼要以&ldo;夷&rdo;作為孫輩排行,暗含的意思,卻是將聖人為君為父的兩重身份都提醒到了。
而聖人,則以夷曠夷徽為答案。
‐‐他會為真定郡王鋪好通往儲君之位的道路,亦希望真定郡王能夠不辜負他的期盼,曠達寬容,延續這夷世太平、山河錦繡,如此,便是人間美事。
卓昭節眼角瞥見,聖人說出為雙生子的賜名時,不遠處,趙萼綠眼中有著驚喜的光芒崩濺。
然而此刻不是多思的時候,聖人話音剛落,身後冒姑就已經低聲提醒,催促她與寧搖碧一起抱著雙生子出列,代子女叩謝聖恩。
這一場滿月宴散後的當晚,長安各家的燈火久不能滅。
上巳後不久,便是太子生辰。
雖然聖人在上巳紀陽長公主府的滿月宴後沒有什麼動作,然而如今整個延昌郡王一派都風聲鶴唳,早年被打壓過的敏平侯、敦遠伯以及古太傅反而更輕鬆些。
因此席上太子的臉色很不好看。
東宮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