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將電氣化鐵路的地位提高,仍然將繼續給予較多的財政支出保障鐵路建設和電力裝機容量的發展。

因為教育開支明確佔據帝國中央財政的1/4,這是一個固定的比例,絕對不可能改變,如此一來。隨著新的鐵路和電力基建的規劃擴大,中央財政的總開支在七五期間就要繼續增加,這個增幅比原先預計的要增加了5%…7%左右,也就是大約每年多支出35億中圓。

考慮軍費開支也佔了中央財政的1/4,這就等於是迫使中央政府每年還是要繼續保持70億中圓的國債總額。

宋彪將這份規劃案合起來。擱置在一邊,這個時候才給廖仲愷和陳瑾賜坐,等他們坐下來,宋彪就和陳瑾問道:“以中央財政的狀況,這個國債額度應該是能接受的吧?”

陳瑾點頭,道:“完全沒有問題,但如果後續軍費開支依然要擴大的話,中央財政就會真的吃緊。”

宋彪唔了一聲,道:“那就是以後的事情了,以後再說吧!”

陳瑾則道:“提前預防或者是比較好的選擇,在黃金儲備不能動的情況下,適當繼續加快沽售一部分中央信託資產,保留一百億中圓左右的儲備資金隨時可供呼叫,那樣或許更為穩健一些。”

宋彪大致考慮一番,同陳瑾吩咐道:“你可以直接負責此事。”

陳瑾的生活環境比較特殊,訊息來源也比較多,其實在內閣中,他是少數知道帝國可能會與蘇德開戰的大臣,廖仲愷在這個方面可能還就真的不是很清楚。

宋彪此時才同廖仲愷問道:“你對這份七五規劃有何感想?”

廖仲愷深思片刻,答道:“陛下,臣以為此次規劃相比前兩次更為寬鬆,量的硬性規定減少,而中央政府對帝國經濟的正面干預也大幅減少,唯一保留的就是基礎設施在鐵路領域的投資還保持原有的力度。”

宋彪聽得出廖仲愷的意思,現在國內比較一致的意見就是帝國中央政府應該減少對經濟的正面干預,特別是減少商業性的國家基建投入。

按照廖仲愷和顧維鈞的本意,帝國在鐵路領域的投入是應該減少的,讓市場自由發展,也等於是透過公路的商業建設和汽車工業的發展來推動經濟的進步。

這個想法不錯,但在宋皇帝表態之後,兩人還是匆忙做了一次90度的大轉彎。

宋彪有宋彪的想法,他的想法也確實有道理。

帝國人口太多,真要任由汽車工業發展下去,國家所要承受的壓力會非常之大。

宋彪對此也不想和廖仲愷解釋太多,至少現在還不是很好的契機,他只是叮囑道:“你們有點糾枉過正,我認為汽車工業需要的是控制性發展,而不是限制性發展,要有可控制性,既要給市場足夠的發展空間,也要側重於國際市場的需求,國內不允許無限制的擴大,但不代表國外市場就是不可擴大的,要鼓勵汽車產業的出口政策。對於這個問題,我建議在規劃制定之前,可以召開更多的研討會,諮詢更多的意見。其次,關於鐵路產業的問題,不一定都必須拿出國家大規模投資的政策。中央政府減少對經濟的刺激和干預是正確的思路,但在宏觀調控上,透過稅收和其他扶持政策。我們仍然可以有效的保證鐵路事業的進步。”

廖仲愷不敢辯駁,只能點頭。

陳瑾則道:“陛下,關於鐵路產業的事情,我以為此事有兩點需要謹慎對待。其一,如果過多依賴市場和企業的投資興建,很難有效保證鐵路運營的低價;其二。鐵路投資屬於高投資和長收益的型別,投資規模過大,一般的企業難以承受,而從長期來看,長期收益也並不是很高。所以,如果帝國想要推進鐵路事業的發展,除了要有更高的補貼外。對於施工成本高居不下,收益率相對較低的線路,還是應該由政府直接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