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彪並不否認陳瑾所說的這兩點問題,他點頭同意,道:“你說的有道理。鐵路和汽車的問題,你們還是要多加論證,不要急於將七五計劃定下來。時間還是有的,不要急,中央政府寧可將這個事情拖延的慢一點,慎重一點,也不急。”

廖仲愷和陳瑾都連聲認同。

宋彪和廖仲愷還是不太熟悉,也沒有太多要說的事情,就讓廖仲愷先回去,他將陳瑾留下來,想聽聽陳瑾關於汽車工業的見解。

等廖仲愷走後,陳瑾繼續留在這裡陪同皇帝。

陳瑾謹慎的思考了片刻,這才同宋彪回覆道:“汽車產業之事,我以為要綜合利弊來看,凡事有利有弊,此事也最為明顯,一方面是汽車產業能夠拉動國民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也確實會對政府的基礎建設,對城市的交通造成極大的壓力,只是現階段還看不出來,但隨著產業的長期發展,未來肯定還是會看出來。就現階段而言,我以為皇上所考慮的控制性發展中,首先還是應該著力於發展,而非控制,只是這種控制需要立足長遠逐步調控。”

宋彪沒有急於答話,也慎重的思索了一段時間,問陳瑾道:“你的意思是現階段還沒有明顯壓力,所以不需要急於強調控制?”

陳瑾嗯道:“是的,現在還看不出明顯弊端,但在上海,因為汽車保有量比較大,目前已經有一定的交通壓力,我看了上海方面提交的地方七五規劃,大約有四十多條街道需要擴大和翻新,其中涉及多條主幹道,原因也都和轎車有關係。這個方面的開銷會很高,我已經提醒上海方面,既然要擴大和翻新,就要有前瞻性,要一次性的擴建到位,不要重複施工,更不要等十年再來擴大。”

宋彪贊同道:“你這個想法是對。”

陳瑾則道:“除了上海,現在其他城市還沒有這種問題,包括北京和天津,震旦那邊因為地鐵修建的比較快,似乎也沒有這種壓力。此外,汽車工業中,轎車的數量所佔據的比例雖然大,但還不足以代表整個汽車工業,比如說農用車、客車、卡車、工程車輛,這些都是汽車工業的一部分,我們在可控制性的發展觀中,是否應該有針對性的更多的發展和扶持哪一部分,這也需要進行針對性的討論。”

宋彪想了想,道:“你在這方面的考慮還是很全面的,這樣吧,關於汽車工業和鐵路工業在七五計劃,以及更為長期的時間段內應該如何發展,你專門重新成立一個工作組進行調研,爭取在10月份之前拿出一個比較穩定和全面的意見稿。”

陳瑾點著頭道:“臣謹遵聖諭。”

雖然宋彪是明確了態度讓陳瑾去調研,但他還是有自己的想法要表達,就和陳瑾對於這兩個問題繼續做了一番。

宋彪的希望是更多的支援公共交通的發展,支援城際鐵路和城市輕軌的發展,但對中央政府而言,支援汽車工業顯然更有利於經濟的發展,如何尋找這種平衡是很困難的工作。

要想推動鐵路建設的大進步,必然還是要以國營投入為主體,假如要以私營鐵路公司為主體,國家要如何按政策給予補貼和扶持,這可能還需要更多的設想和試驗,包括補貼的額度需要達到什麼樣的程度。

宋彪和陳瑾在這兩個問題上討論了很長時間,總體來說,兩個人的想法還是比較一致的,既希望推進經濟的發展,也希望儘可能地減少對城建和基建的壓力。

靠投資推動經濟的發展,這對帝國而言已經是一種比較落後的方式,得不償失,帝國需要刺激資本湧向科研,而不是基礎設施,這裡面需要權衡的事情確實是太多了。

一個帝國的發展,有著很多的可能性,任何一種政策,任何一個方向都會對帝國存在著各種各樣難以預料的影響。

英國曾經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汽車大國,曾經是世界上最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