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的軍工業強國,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航空大國,但是不同的政策,特別是對金融權的強烈追求,使得英國最終喪失了這一切的優勢。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種政策,可以讓一個帝國無可爭議的在各個方面都保持最強,而對帝國來說,無論如何都要保持工業強國的領先優勢才是帝國最重要的目標,首先要確保帝國在工業領域的絕對領先地位,其次是帝國的金融地位,最後才是帝國可持續性的發展空間。

宋彪對此的認識是非常清晰的。(未完待續。)

第313章 一切剝削階級都將滅亡

人才終究是人才。

宋彪並不介意推選陳瑾成為新的總理人選,特別是在二戰結束後,帝國想要恢復此前的經濟建設步伐,想要保持在世界經濟中的領先地位,推選陳瑾這樣一位更擅長經濟領域工作的人出任總理大臣,應該還是很好的一個選擇。

陳瑾的駙馬身份,其實也有利於他透過光復黨內部的初選,以及得到軍部和民眾的支援等等。

……

在蘇德戰爭呈現一邊倒的快速推進之時,帝國也在緊張的籌備著對日軍實施環形封鎖之前的最後攻勢,在朝鮮半島,釜山戰役一觸即發,隨著琉球戰役的日漸結束,帝國海軍陸戰隊也開始籌劃新的硫磺島攻勢,在北方,帝國東北軍區正在對庫頁島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按照帝國中央軍部的預計,在10月份之前,帝國就將完成整個環形封鎖,徹底將日本封鎖在本土的孤島中。

就在帝國準備發動這樣的最後攻勢之前,蘇聯特使維亞切斯拉夫。莫洛托夫以蘇維埃外交人民委員的身份秘密抵達北京訪問,蘇聯當然很清楚中華帝國是蘇德戰爭的幕後推手之一,正是中國和美英法等國的暗中支援才使得德國義無反顧的投入到這場侵略戰爭中,但蘇聯同樣也很清楚,最終過最有利的局面不是納粹德國消滅蘇聯,而是蘇德之間爆發一場更為勢均力敵的消耗戰和持久戰爭,直到中國結束中日戰爭。

雖然在此之前,蘇聯傾盡全力也未能同中國締結和平條約,導致蘇聯必須分兵應對中國在西北大規模集團軍的威脅,但是中蘇之間的秘密來往依然很頻繁,蘇聯很清楚中國的高層思路,還在繼續為締結中蘇密約而努力。

此時的情形對蘇聯已經極端不利。斯大林很清楚蘇聯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得到中國的支援,哪怕中國不過是更希望蘇德戰爭變得更為慘烈,蘇聯也需要這種這種扶持。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維亞切斯拉夫。莫洛托夫秘密抵達北京之後,第一時間就得到了中央軍部總參謀長蔣方震的接見,在同蔣方震、陳其採等軍部高層接觸後,蘇聯外交人民委員維亞切斯拉夫。莫洛托夫又同帝國總理大臣顧維鈞有過短暫的會晤。最後才終於等到華皇的召見機會。

當中央內廷總署的內侍官通知莫洛托夫委員,告訴他可以進入帝國皇宮覲見華皇陛下後,莫洛托夫委員興奮的一整夜都沒有睡著。他太興奮了,因為他知道只要華皇願意召見他,這就意味著他完成此次訪華任務的成功率已經極高。

現在,只要他能說服華皇,同華皇達成拯救蘇聯的密約,蘇維埃人民政府就有救了。

因為是秘密訪問,內廷總署並沒有安排正式的外交儀式。莫洛托夫委員上午抵達中央宮後,就由內侍官特殊安排他前往中央宮的會客廳等待,而此時的宋皇帝正在召開關於硫磺島戰役作戰規劃的審議會,莫洛托夫委員只能一個人在會客廳耐心的等待。

至於他要等待多久,這倒是沒有確切的答案。那隻能取決於此次審議會何時結束。

結果是莫洛托夫委員整整等了兩個小時,宋皇帝才結束了這場會議,最終就小笠原群島及硫磺島作戰計劃確定下來,但宋彪很特別直接做了一個特殊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