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英國同這些國家、陣營何嘗不也是矛盾白熱化。

相比一戰時期的世界只有兩個陣營不同,現在的世界太複雜了,各個陣營相互為敵又相互牽制,誰也不能佔據明顯的優勢,一旦真的撕破臉,逼迫對手的兩個陣營大聯合,世界必然又將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戰。

有一點顯然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無論中國站在哪一邊,哪一邊就將是最終的勝利者。

在各個陣營實力大致均衡的情況下,中華帝國和整個亞盟的實力就顯得太過可怕,完全可以讓另一陣營具備壓倒性的優勢。

正是在這樣的情形之下,英國無法有效遏制中國在亞洲的擴張,美國也無法有效遏制中國在中南美洲的滲透,相對來說,在中國的所有國際矛盾中,中美、中法的矛盾是最低的,雙方合作大於矛盾,而中英、中日之間的矛盾是最深的,中蘇矛盾顯得不是很激烈,而中德之間,經濟上有一定的矛盾和競爭,但在政治和軍事上,雙方沒有任何矛盾。

英國也可以和21世紀的美國那樣來一場重回亞太的戲碼,將軍事重心和所有軍艦都安置在亞洲地區,但它確實沒有這個實力,也顧不了這麼多。

整個世界確實是太亂了。

中國則就崛起在這個混亂的大時代裡,以至於每個歐美蘇白人國家都知道這是前所未有的威脅之一,卻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對中國實施真正有效的遏制,更不能進行全力的對抗。

如果連德意之間都相互虛與委蛇的坑害彼此,英美蘇法這些國家又如何能聯手,它們也不可能的真正的相信日本。

總之,這個大時代的離奇混亂對中國非常有利。(未完待續。)

第282章 海軍,超越

時代的混亂讓每個國家都很難找到明確的政策方向,大家彷彿都是走一步算一步,確實是除此之外也沒有更好的對策。

中國畢竟是一個務實主義的國家,不可能直接和英國發生軍事上的大規模衝突。

帝國的戰略重心還是亞洲,這兩年的兩場對外軍事幹預結束,由中國派遣的自由聯軍就迅速撤回本土,並沒有在西班牙保留駐軍,在厄利垂亞也僅保留一個空軍基地和海軍港。

隨著帝國的戰略重心重新收縮回亞洲,帝國就必然要解決日本這個問題,而中日問題的一個重要的牽連焦點則在朝鮮半島的處置上,帝國要想正大光明的在世界範圍內提倡去殖民化,成為公正的世界領袖國,首先就要在內部去除殖民化。

這就意味著帝國務必要在這兩年裡放棄對朝鮮北部的殖民統治,並推動朝鮮的獨立自治。

過去,中日之間的各種問題的挑釁者總是日本,現在的情勢則將徹底改變,隨著雙方的海軍競賽進入白熱化的階段,帝國從皇帝到內閣總理,從軍部總參謀長到整個中央國防委員會內部都已經達成了一致的共識,攘外必先安內,想要繼續推動去殖民化,擴大亞盟範圍來實現帝國的擴張,首先就要解決日本,只有解決日本,帝國海軍的重心才能南下到東南亞,才能西進到整個印度洋。

想要以推動朝鮮去殖民化,推動朝鮮成為獨立國家,加入亞盟,中日必然一戰,這一戰在過去十幾年間就一直將要爆發而未發生,現在的主動權操在帝國手中,帝國必然要敲掉這個阻攔帝國統領整個亞洲的唯一障礙。

現在的問題只是何時開戰而已。

打日本已經是中央內閣和軍部高層的一致共識。也是皇帝和諸位重臣的一致決策。

時機已是非常成熟。

帝國早就想打掉日本的海軍,不過是一直等和忍到今天罷了。

1937年底,12月20日。在新年元旦即將到來之前,宋彪在宣政園召開了一個秘密的中央國防委員會常委會議,中央內閣總理大臣顧維鈞也列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