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水雖然遠,也要做,比如蓋俊前些時候命令諸郡種植宿麥,所謂宿麥即冬小麥,秋冬種之,經歲而熟,一般是水澇、旱災、蝗災後,田畝受損時種植。

遠水做了兩件事,近水之法則是從北地郡緊急抽調三十萬斛糧食,又叫雁門太守郭縕向幽州牧、大司馬劉虞借糧,借不到就買。劉虞在幽州,實行寬政,勸督農植,開市與胡人互通有無,兼饒漁陽鹽鐵之利,一谷只賣五十錢,極為便宜。

同時,蓋俊命駐紮上郡的鮑出率兵南下,向左馮翊討糧,駐紮上黨的胡封則向河內要糧,蓋俊氣勢洶洶的對兩人道,不給就打。

董卓相國當的有滋有味,忽聞蓋俊軍再度南下,嚇了一跳,後來得知蓋俊是飢餓所致,哈哈大笑,裝模作樣的派出一名使者到晉陽申斥蓋俊妄為。但董卓很快就笑不出來了,因為蓋俊把兩地糧倉劫走大半……

蓋俊信件於十二月到達兗州刺史劉岱手,劉岱此時並不在治所山陽郡昌邑,而是在陳留,不僅他在這裡,山陽太守袁遺、東郡太守橋瑁、濟北相鮑信,加上東道主陳留太守張邈,兗州諸郡到者半數。另外張邈弟,徐州廣陵太守張、功曹臧洪,故大將軍吏泰山王匡,驍騎校尉曹操也在。

袁紹名氣太大了,他出京時帶著一家子人及陳琳、逢紀、許攸、淳于瓊等,路上處處有人庇護,優哉遊哉到達冀州渤海郡。曹操遜袁紹十萬八千里,不及通知妻兒,單獨跑路,路過牟還被亭長抓住,若非縣功曹認出曹操,說服縣長放人,必無倖免。

劉岱是袁紹姻親,袁遺是袁紹從兄,橋瑁、鮑信、王匡參與袁紹誅殺閹人計劃,曹操是袁紹小兄弟……

他們聚到一起肯定不是置辦酒宴,聯絡感情,他們是要討董。問題是,他們等了許久也不見袁紹動靜,原來袁氏故吏、冀州牧韓馥變卦了,他不想討董了,拘禁袁紹,不讓他招兵起事。也難怪韓馥有此想法,他現在可是冀州牧啊,一方諸侯矣。袁紹能給他比這更高的地位、更大的權利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幾人正在商討解救袁紹對策,蓋俊第二封言辭激烈的信件送到,可想而知眾人的心情。劉岱狠狠一摔信件,怒道:“韓節小兒董卓無道,天下所摒棄,死在旦夕,不足為慮。但董卓死後,當回師討節,不殺此獠,我心不甘還有蓋子英,整日糧糧糧,我們的糧食都用來招兵買馬了,哪還有糧我看他也是狼子野心”

諸人面面相覷,處於末座的臧洪微微皺起眉頭,斜睨劉岱,當著他的面罵好友蓋俊,當然引得他心不快活,可惜他人微言輕,不得重視。

橋瑁出聲道:“使君說這些何益之有?還是想想怎樣說服韓節……”

鮑信揉著眉頭道:“不若偽作京師三公書?”

劉岱冷冷一哼道:“韓節會信?你以為他是白痴嗎?”

橋瑁極度不滿劉岱的強勢,說道:“我認為鮑濟北的話有理。我們可以將三公書散天下諸州郡,董卓蠻狠暴逆,有志之士無不厭惡其人,必當一呼百應,到時天下紛紛起兵,韓節豈敢違背天下人情願望?”

諸人聽得連連點頭,覺得此法可行。

橋瑁當即偽造三公書移與天下諸州郡,雲受逼迫,無以自救,企盼義軍解國大難。

冀州,渤海郡,南皮。

渤海郡有戶十四萬,口一百二十萬,一郡之人口,竟是比涼州、幷州人口還多,富庶程度更是天地之別,但袁紹卻不屑受領董卓所拜渤海太守,仍舊稱司隸校尉。原因?一來是為和董卓劃清界限,二來他豈能受袁家故吏韓馥指揮?三來區區一郡他看不上,他真正想要的是整個冀州。如果按照他的設想展,此時他已經掌握冀州兵馬錢糧,事實呢?事實卻是他連渤海郡都控制不了。

他和何顒的計劃完美無缺,前半部分順利得出乎預料,問題出現在後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