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雖以漢為名,但卻畢竟不再是原來的大漢,大漢自獻帝亡故,便已消失了,眼下是三國鼎立,曹魏,季漢,東吳三家各展雄才,天下者,非一家一姓之天下,有德者居之,無德者失之,各憑本領,各安天命,誰也怨不得誰。“

“表弟,若你為東吳之主,你還會稱帝麼?”我不答孫登的話,卻反問孫登道。

“什麼意思?”孫登一愣,隨之嚴肅起來,“表兄,我知道季漢知聞所能人輩出,但是,孫登寧死,不會做出不利於東吳之事,你若傷害家父,我必誓報此仇。”

我笑了:“表弟,你想遠了,我沒有害了舅父,再推你為吳王的意思,我只是想問,若你為東吳之主,你會想當這個帝王麼?換句話說,這個帝王的稱號,對你有那麼大的吸引力麼,能讓你冒著屬下面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地危險,來索這個稱號麼?”

孫登搖頭道:“自然不會,孫登從來不在乎這些名位。”

我嘆了口氣:“表弟,你既然這樣想,那就說明我沒有看錯你。無論孫劉兩家如何,我還認你這個表弟。你回去和舅父說,他可以稱帝,但是我就不恭賀了,手下群臣那裡,我無法交待。有些事情他要想清楚了,這個帝位,不是那麼容易坐的,若是他們登基為帝,那麼日後曹魏滅亡,孫劉兩家,必有一戰。”

表兄居然這樣坦白。不過這已經出乎我的意料了,父親以為,你會馬上向東吳宣戰的,我肯定會把表兄的話帶到,父親那裡,我無法挽回;表兄的性格,我也是知道的,你外圓而內方,做下的決定,不會有任何改變。今後如何發展,只看天意了。”

“孫慮現在如何,對你還服麼?要不要我幫你對付他?”換個話題,我問孫登道。這個已經封為將軍的小人兒,一直與孫登不諧,手下自有一群人馬,處處和孫登打擂臺,表現也絲毫不比孫登差了。好多時候讓人不由的想,他會不會把孫登取而代之。

孫登搖頭:“無論如何,他也是我的弟弟,我不會傷害他,也斷不容旁人加一指於他身上。”

我笑了:“那就算了,只有靠你自己努力了,希望日後你為吳主,能讓東吳人過上好日子。”……

送走孫登,我立即與先生商議,加強了在東吳方面防守的力量,眼下雖然陸遜和諸葛瑾都是主和派,願與季漢聯手抗魏,而且我們與東吳之間,也有著很多的共同利益,但時局變化,難保他們在什麼時候會受到影響,更何況孫權年歲漸長,他那剛愎暴噪的性格越來越明顯,若是他哪一天突然臭脾氣發作,轉而想要進攻季漢了,我沒有防範豈不是著入虎口?

益州有馬良,陳到,張南,李恢,孟獲等人,我還不算是太擔心,但上庸之地,諸葛喬一人鎮守,分別對著虎視眈眈的司馬懿和隨時可能反水的陸遜等人,這力量還是太單簿了,我決定派王睿和趙統去幫他,再讓與孫權陸遜等人都有不錯交情的鄧芝前往坐鎮,想來就安全一些了。

這幾個月,對於司馬懿,我們也並沒有放任他在宛城作大。雖然說我們眼下才經大戰,不太想立即出兵絞殺他,同時他的存在,也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好處,但是他總暗中派人到雒陽來搗亂,我若不對付他,豈不是白白讓他得意。

我們於是每過幾天,就派人大張旗鼓的給他送些東西去,什麼一兩頭得了病沒治好的肉牛啊,什麼從西域得來沒有人買的琉璃球啊,東西不值錢,但是要讓曹魏知道。司馬懿這個人不可靠,他和季漢有聯絡,不然的話,季漢為什麼不能旁人送禮,卻給他送禮呢?

好象在歷史上,羊估和陸抗曾經互送過禮品,傳為千古佳話,但是隨後不久,陸坑就被調職了,我不知道曹睿有沒有歷史上的司馬昭那麼大的氣魄,會不會容忍懿做這樣的事情,不過我想,一個連田豫沒有送給他玉石都會生氣,從而把田豫閒置起來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