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的兩倍,總合約僅次於中鐵、中建、中交三大央企巨頭,即便長期利潤都被華銀財團的金融機構吸收,東辰集團的獲利水平也絕對不低。

蘇華建設的嚴芥合很擅長炒作,要不是和徐騰的差距太大,去年差點炒作成國內首富,可真要比拼企業經營和做生意的水平,他哪裡是陳安邦的對手。

陳安邦是典型的悶聲發大財的商人,他可以保質保量保期的將工程做好,成本控制也依然是一流的,長期運營的效率也很高,絕不會多花一分錢。

徐騰和陳健也分析過這個人,真心覺得這個人在建築行業的成本控制和風險管控水平上,絕對是一流的,包括在煤炭產業和地產業的投資也是如此。

這不是單純的低薪問題。

陳安邦在過去十幾年的生意場上,積累了一整套的絕招絕活,從哪裡招募合適的民工,薪水控制在多少,多少老民工,多少新民工,手裡幾百個包工頭,何時排程,何時抽走,都有一整套的經驗。

他在全國有一百多個大大小小的工程,人員安排能精確到每一個工程節點,甚至是以天計算,包括在水泥、鋼筋……採購上,甚至包括工程機械的安排、租借,他都能做到絕不多花一分錢。

同樣一個工程做下來,同樣的國標,驗收合格的基礎上,他能比中建三局、四局省出十個點的淨利潤,30億的建築合同,他能多賺一個億。

這個水平是其他建築企業很難複製的。

當然,國內很多老牌的建築業私企大佬,也能做到這一點,可這裡面又涉及到了很多機遇問題、做人問題,比如東陽建設的樓總,這也是國內建築業的私企大佬,做人就有問題,眼界也有侷限,遏制了企業的發展空間。

陳安邦沒有這種問題。

這兩年,陳安邦的東辰建設集團,在海外拿單的速度已經能和中建、中交併駕齊驅,除了華銀財團的支援外,還有很多因素……這些因素就是陳安邦自身的經營,財務上,成本上,人際關係上。

“老蔣也很擔心吧?”徐騰忽然想到了老蔣,因為老蔣對陳安邦的評價是很高的。

“是啊。”徐總點了一根菸,默默抽著,“按照道理是不用太擔心的,可這個人的水平如何,你知我知,老蔣也很清楚,甚至是陳永年也和我們談過,擔心他擴張的太快。爸媽對你有信心,但還是希望你做一件事,早點將東辰集團的控股權拿下來,不要養虎為患。”(未完待續。)

第兩百九十一章 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華銀財團的年會通常除了需要集體決策的商業議題,還有一部分基礎性的經濟議題研討和講座,這部分的工作主要是由馬光源教授帶領的亞太經濟研究院負責。

2006年二次年會的第二日議程,原本是要討論晶片、面板、儲存三大it基礎科技產業的轉移問題,徐總和徐騰父子商談了一夜後,決定將這個議程置後,後面兩天的經濟議題提前。

這一次的經濟議題是《全球和中國製造業成本綜合比較及預測》。

工業生產根據生產方式的差異可以分為兩大類別,一種是流程工業,另一種是離散工業。

流程工業是指原料和產品連續供給產出,即生產機械一經開啟就連續運轉,不能隨便停機,需要的人工步驟很少,比如,發電廠、化肥廠、化纖廠、煉油廠等等。

流程工業是典型的資本密集型產業,決定成本的關鍵是原料、能源價格,生活過程的效率、良品率會有差別,但對成本的影響極小。

離散工業是指原料和產品可以分割形式獨立生產,生活過程可中斷,比如,汽車、家電、玩具、手機。

所謂中國製造,絕大多數都是離散工業產品,但在這些產品的背後則是流程工業,或者說是重化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