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不乏其例。
在通訊器材和手段都比較落後的時代,戰爭主要依靠通訊騎兵進行聯絡和指揮,即便千里快馬也很難適應瞬息萬變的戰場需要。通訊的不便,帶來的是大兵團作戰的排程和指揮相當困難。戰線拉的過長,其空隙必然不少,一旦被人抓住機會,突破某一重要關口,就可能出現全線危機。歷史上數十萬的大軍被少量敵人擊敗的例子,相對機率也許不多,但絕對數量可不算少,區域性戰場失利造成全軍崩潰的例子比比皆是。
大陸上一些學究氣的軍事研究員甚至發表報告,一個指揮官的最大指揮半徑只有五公里,以指揮官本身為圓心畫圓,在此範圍內的指揮才屬有效指揮,超過這個範圍,最多隻能發表戰略決心,不可進行實際的戰術指揮,否則一切命令都將只是過去時。
譬如,往往這個通訊兵跑來報告說形勢大好,敵方已回撤退後,指揮官馬上下令此處的多餘兵力趕往他處支援。可這個通訊兵前腳剛走,另一個又緊步跑來報告,敵人突然來了援兵,戰場局勢危險,請馬上派人增援。這樣的情形總是難免上演,令人無所適從。這麼做,實際上是將軍隊的命運交給上帝去投骰子,讓運氣和偶然因素去決定勝負。
是穩穩當當地取得一場有一定損耗的勝利,還是跟席爾瓦來場要麼全部,要麼全不的豪賭,實力雄厚的聯軍一方當然傾向於前一種,並盡力避免後一種。要避免後一種,就必須穩重推進,不貪不躁,清掃周邊,消除隱患,不露任何破綻,然後從容地跟對手來一場消耗戰,在巨木堡一決雌雄。
聯軍的進展出乎意料的順利,將領們的心情從不解、狐疑、猜測,等聯軍到達巨木堡時,才輪到欣喜,心上的石頭總算落了地。此時,除了巨木堡和黑巖城兩座孤城外,整個中央郡已經完全落在了聯軍的手中,他們再無任何後顧之憂,可以騰出手來,集中精力攻城。
連老謀深算的習博卡二世和蓋亞,也似乎聞到了勝利的誘人氣息,變得興奮起來。以七十萬精兵強將圍困兩座孤城,從常理上看,這是必勝之局,唯一的變數,只在於損失的大和小不同而已。
主君們的心情,也感染了部下,聯軍從將軍到士兵無不興高采烈,士氣空前高漲,連一些身經百戰的老將也受到影響,第一步戰略目的已經完成,對勝利的前景相當了樂觀。
塞爾水師是聯軍中第一支趕到巨木堡城下的軍隊,水軍統帥瑞姆達心情舒暢,他挺立旗艦“凱旋號”高樓艦的艦首,大手指著前方:“弟兄們,魔鬼的巢穴就在前面!陛下已經答應,破城後屠城三日,丹西的一切,大家任取任奪!”
他身後的將士爆發出一陣接一陣的歡呼!
自從上次澀橘洲的小交鋒後,這支水師就再未碰到過被吹得牛逼不已的蛟龍軍團鐵甲艦隊,即便是瑞姆達都不能不懷疑,這個席爾瓦,這個查理,是不是真的跟手下士兵們嘲笑的那樣膽小如鼠。
如果說陸戰懾於兵力的懸殊差距而被迫收縮是情有可原的話,那將制水權完全捨棄就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了。雖然自己盡力以水陸配合的方式來進行累斯頓河水戰,但蛟龍軍團如果真有他們吹噓的那種強勁實力,為什麼一點小挫折後就閉門不出,甚至連過來騷擾也不敢,任憑塞爾水師在累斯頓河南段縱橫馳騁。看來對方不是膽小鬼,就是實力並不出眾,前面的吹噓也就是一個心理戰法而已。
對於蛟龍軍團也跟隨陸軍龜縮的古怪戰法,瑞姆達不僅沒有任何不滿,甚至是衷心地感激對方。暢通的水路,令塞爾水師在警戒、運輸等多方面淋漓盡致地發揮出自己的作用,尚未開戰,就連續兩次獲得習博卡二世的嘉獎。
今天,是南部戰場各國各城會師巨木堡城下的好日子,瑞姆達也將全部主力都調集過來,直趨巨木堡南牆。這可不是他要在各國政要和將軍們面前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