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耀塞爾水師的雄姿,雖然瑞姆達內心深處難免有這個念頭,但最主要的絕不是這個原因。
身經百戰的瑞姆達清楚,對於象巨木堡這樣城防堅固,衛護嚴密,設施齊全的巨型雄城,可不是大軍一到,就能立刻攻城的。光戰前準備就得花不少時間,短則三五日,長則十天半月,各種器具修繕完備,周邊障礙基本清除,慘烈的攻城戰才會真正打響。否則,無異於白白送死,徒增部隊傷亡,要是因此而影響士氣,那就更是得不償失了。
這種情況下,擔負警戒和反擊城內守軍衝擊的騎兵們,可以盡情地炫耀他們的駿馬、甲冑和武器。擔負未來攻堅重任的步兵們,必須開始辛勤地勞作,除承擔首攻任務的戰士們開始養精蓄銳外,其他人必須抓緊時間進行各項備戰工作。
在今天,他們都會是觀眾,真正可能成為演員的,恐怕是自己的艦隊了。
不同於陸地上的壕溝遍地,陷阱羅布,蒺藜尖刺堪與野草,累斯頓河面上,除了幾條鐵索外,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阻止水師直逼城下,開始破壞城防設施或者樹起雲梯攻城。
當然,打到了敵人家門口,欺負人欺負到這份上,恐怕也難說對方會不會狗急跳牆,衝出來大戰一場。實際上,今天對手將城南邊的累斯頓河水面上的五條粗大鐵索全部鬆開,讓其沉入河底,已經發出了強烈的預示。
無論是否會今天進攻,也無論對方會如何反應,瑞姆達都全神戒備,全力以赴,做好了一切準備。一旦開戰,他一定要打一場精彩漂亮的大仗,不辜負兩岸數十萬支持者的厚愛!
近百艘高樓艦在寬闊的累斯頓河面上溯流緩進!
每排二十艘,分五排才擺佈得開。它們象一群兇猛的巨鯨,緊盯著巨木堡南牆,隨時準備撲上來將城牆咬個稀爛。跟在它們身後,是無數其他的小型戰船。
船隻彷彿把河面都鋪滿了,搭上幾塊木板,就能架起無數道浮橋。所謂的檣櫓連江,萬帆競渡,亦不過如此了。這樣鼎盛的軍勢,真令人歎為觀止!
不過,更雄壯的軍勢還在後頭。
瑞姆達開始緩緩北進的時候,詹魯國王蓋亞帶領三十餘萬大軍在巨木堡西南方向出現,這裡邊詹魯的主力就有二十餘萬,其餘的是其他小國和城主的部隊。
幾乎是緊接著,塞爾國王習博卡二世帶領四十萬大軍在巨木堡東南方向出現,這裡面塞爾軍十八萬,庫姆奇軍七萬,蘇來爾軍八萬,其餘亦是各城主的部隊。
除此之外,另有約六萬聯軍在塞爾首相吉卡斯的帶領下前往包圍黑巖城。他們的任務除了有機會就攻城外,更多地是起牽制作用,掩護塞爾人的行動,保護攻城部隊後方和側翼的安全。
盟國陸軍進軍的場面真是壯觀!
兩路大軍從河岸的徑道上,從綠意盎然的樹林裡,從因休耕而光禿平坦的原野上,排著整齊的隊伍,敲著鼓點,吹著軍號、風笛,漫山遍野朝巨木堡開來。
這才是真正的旌旗蔽日!大小旗幟,從國王的華蓋和王旗,總指揮官的帥旗,戰將的軍旗,各大小佇列的隊旗,各國各城的國旗,到各家族的族旗;赤橙黃綠藍靛紫等各種顏色;除了虎以外的獅熊豹狼鷹鹿蛇牛馬等各種圖案;三角、四方、稜形等各種形狀,你能搭配出來的所有組合,這裡應有盡有。
這才是真正的將士如雲!兩支大軍浩浩蕩蕩,鋪天蓋地,重重疊疊的隊伍,綿延數十里長。無論是黃色的、綠色的、黑色的土地,軍士們穿著的在燦爛陽光下熠熠生輝的各色盔甲,如同流動著的顏料,流上哪片土地,哪片土地的本原色彩就完全被遮覆住,剩下的都是在陽光下熠熠閃光的鎧甲和武器。
這才是真正的刀槍如林,劍戟參天!長矛、彎刀、鋌戟、重劍、戰斧、鐵棒,凡是博物館裡陳列過的武器,在這支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