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點頭,一步復一步跟著延綿的山道走著。 走了一會兒,相必是累了,這男子站在一塊青石上歇息了片刻。 說是歇息,其實不過算是停了片刻腳,因為他連坐都沒有坐下。 等過了些許時候,男子再度起身,在山道中走著,因為正是清晨,這山道上也沒有其他聲音,只剩下他的腳步聲和呼吸聲。 這山道之中,顯得確實是很靜謐。 或許是覺得太無趣,這個男子嘴裡開始唸唸有詞,“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複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所種善根,或佈施供養,或修補塔寺,或裝理經典,乃至一毛一塵、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迴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如但迴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舍一得萬報。是故地藏,佈施因緣,其事如是。”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 “我觀是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罪。” “……” …… 仔細聽來,應該是佛經中的言語,有些是在世間流傳,而有一些,都未曾聽過。 若是讓那些寺裡的老和尚聽到,怕又是要驚得不行。 而忽然,男子不再念叨,而是停下,他踏出去的那一步硬生生又收了回來。 這時候才現,這個男子腳上,穿的是一雙草鞋,或許是走過太多路了,這個男子腳上這雙草鞋變的破舊不堪,再穿不久,應該都能丟了。 等過了一會兒,這個男子才復又起身,繼續前行。而剛才在他腳下的那塊石頭旁,有一隻無名小蟲,正悠然的爬過。 等到這男子走到半山腰的時候,霧氣開始漸漸散了,這個男子的褲腳卻早已經被霧水浸溼。 等到霧氣全部散盡以後,這個男子的容貌才漸漸露出,相比於他那張平凡的臉,他那顆有著戒疤的光頭,相必要更惹人注目。 而這個年輕僧人在霧氣盡散之後,看著山頂,那裡有一座寺廟。 而他的眼裡,也有些歉意。 東越崇佛,因此僧人多喜歡來東越傳頌佛教,更是因為如此,東越人不擅武藝,面對剽悍的北匈,東越自建國開始,便一直被欺凌的夠慘。 後來的一任東越皇帝痛定思痛,不顧朝臣反對,將與北匈接壤的那塊土地直接送給了強鄰大楚,由大楚派兵駐紮,自此,東越便不受北匈騷擾過了。 既然邊境之患已經解決,又與大楚世代交好,東越更是開始瘋狂的禮佛。 甚至可以說是,十座東越山上,有九座寺廟。 而東越皇室,每年都要辦一場聲勢浩大的禮佛盛會,屆時東越會邀請天下所有的得道高僧都要去赴這盛會。 而這座山上寺廟的老和尚們,年年都會收到請柬,可到場的僧人卻不多。 其中有一個老和尚更是一次都沒有去過,這個老和尚從上山之後,硬生生兩甲子沒有下過山。 這一百二十場禮佛會,沒有一次能夠請到過這個老和尚。 此刻這個須盡白的老和尚,站在寺廟門口輕輕望著山道某處,輕輕點頭。 不過也不能說他須盡白,因為他根本就沒有頭。 而他背後的那座寺廟雖然看起來的樸實無華,但實在是名頭太大。 這座廟叫菩提寺,聽起來好像並不是很出名,因為事實就是如此。 若是開口問十個人,幾乎有九個人都會搖頭表示不知。 但這座寺廟的另一個名字就足以讓世人點頭了,因為只要是知道和尚的,就一定會知道這座寺廟,也因為這座寺廟的另一個名字叫禪宗。 世間寺廟千萬間,不敵深山一禪宗。 這座世間存世年頭最久的寺廟,歷經風雨,一直靜靜矗立在這深山之中,不曾有過絲毫衰落。 這時,從寺廟內有個小沙彌一路跑出來,還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