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開智(第2/2頁)
章節報錯
是老天所決定的。
萬不可逆天而行。
否則會遭受天譴,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可後來發生了著名的周武王滅商。
這就屬於一個新王朝的建立。
卻難倒了當時周王朝的統治者。
周把商給滅了,他如果不延續之前的君權天授,萬事皆有天命,這樣就會出現人人想當皇帝,別人很容易推翻他的政權。
周王必須迫切的想出亦有君權天授,又得讓周王朝政權具有合法性。
沒有合法性,就很容易被別人推翻,二者缺一不可。
這時候就有人提出了在道德層面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商紂王是一個殘暴無能的昏君,他的德性上天不認可,於是派遣周王來終止他的商朝。
於此同時他們也開始了教化萬民的舉動,對天下百姓說周王以身作則,要以良好的品德來約束自己。
並且提出了要讓百姓“無知”,增加他們獲取知識的難度,這樣他們知道的事情少了就便於管理。
李斯現在並沒有埋怨胡亥,而是怪罪起趙高來。
一隻閹狗,活著的時候真的是一點關於權術方面的歷史都不講給胡亥。
愚民論就連周王室衰落之後,各諸侯國也將其奉為治民之利器。
李斯在腦海中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
“陛下,農業的發展是一個國家的重中之重,我大秦自從商鞅變法之後,就相繼開始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和廢井田開阡陌政策,秦國在這些政策下確保了國家糧食充足 ,國力也日益強盛起來。”
“而之所以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不僅是政策的推出,還有百姓的努力。為了讓這一政策更好的延續下去歷代君王都會讓百姓不讀書不認字,這樣他們才能側重農桑,有助於維護國家穩定。”
“這種政策下的好處是非常多的,他們只注重於農商和耕作,時間一長就會漸漸的缺乏獨立思考和質疑的能力,更容易接受大秦自下而上的命令,這是一個王朝想要維持長治久安統治的保障。”
“此外,愚民甚至給大秦軍隊的戰鬥力帶來不可想象的提升,百姓的“愚昧”也意味著他們更注重實際行動,更能在軍隊中服從上級的管控,大秦也是六國之中紀律最嚴明的軍隊,這對於軍事行動和政策執行來說是個巨大的優勢。”
胡亥對李斯的話點頭表示贊同。
他知道秦國能有如今的強大,商鞅在其中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
愚民政策一出,不僅使秦國獲得了強大的軍事實力,還確保了國家內部的穩定。
只不過商鞅這一策略,已經是幾百年前對出於對大秦形勢的洞察提出。
“丞相,你說的不錯,可從古至今所有統治者對百姓採取的政策,都是非常極端的愚民政策,那如果朕要開創另一個極端的:開智政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