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固定不變的方式處理問題,低調做事,高調做人。低調並不是做什麼事都不聲張,鬆緊有度。注重細節,從小事做起,將小事做細,並且能在做細的過程中找到機會,從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俗話說,沉默是金,但是沉默並不是永不說話,該說的時候還是要說的。就像佛祖那樣境界的人,也還是會與人說話,傳授佛法,適度的語言本身也是一種沉默。

80後面對的是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各種誘惑,各種困難,但上帝是公平的,上帝賜予人類天賦,那麼,堅強的意志和一顆恆心可以幫你把天賦發揮到極致。

7歲時,馬介璋隨父母從廣東潮陽到了香港。由於條件簡陋,全家人擠住在貧民區一間小木屋裡,馬介璋甚至曾在睡夢中從小閣樓上踩空摔下來,從此下巴留下傷痕。

15歲初中畢業後,馬介璋到母親打工的毛衣廠當學徒,為毛衣“抓毛”。第一天上班,什麼都不懂的他,到母親的工作間詢問應該怎麼做,被老闆碰上,認為他貪玩無心工作,當即炒他“魷魚”。馬介璋安慰母親時說:“終有一天我要開比他大十倍的工廠!”

第二份工作是當牛仔褲裁縫的學徒。機敏的馬介璋很快成了熟練工,白天在車間縫牛仔褲,晚上還做縫紉,一天工作18個小時,每個月能掙300多元。幹了兩年,除去交父母補家用的部分,自己也攢下1500元。一心要改變自己打工命運的他,迫不及待地開創自己的事業。他用這筆錢租下一間地鋪,買了兩臺舊的製衣機,然後與大廠接洽收原料,先把牛仔布料外發給家庭主婦加工,再收回來自己做“上褲頭”等工序。這樣的家庭式加工一干就是三年,他從中賺取差價,做得十分順利,鋪位規模逐年擴大,竟盈利10多萬元,僱工達到250人。接著馬介璋透過經紀人介紹直接為外商加工,減少中間環節,利潤又大幅增長。於是他買地造房,建起l萬平米的達成製衣工廠,步入香港製衣商的行列。後來他依託內地,在美國、加拿大、荷蘭、法國、泰國與港澳等國家和地區都設有企業,他就是香港達成集團的創始人馬介璋。

對待生活,就應該有不認輸,不怕輸的精神,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能夠幫助你解決人生中遇到的很多困難,而積極的一個表現就是對待任何事情都充滿熱情,熱忱是生命的火焰,擁有一腔熱忱,便能夠溫暖生活中所有困難帶來的冰冷。

以靜觀動,找好自己的位置才能看清時勢

靜和動是相對而言,以靜觀動,就是保持著低調的姿態,細緻地觀察別人的動作,為自己做出決定積累材料。觀察的過程也是積累的過程,對於80後來說,缺少的往往就是積累的過程,以靜觀動,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給自己一個定位,不受外界事物影響,記住,困難是上帝賜予人類最好的禮物。

80後,不要急於給自己定位,做你應該做的事,而不是做你喜歡做的事。找準了自己的位置,你就可以持久地發展自己。當然,要找準自己的定位,首先必須充分了解自己,也就是以靜觀動。現今社會,每個人都需要定位,其目的是可以看清時勢,為自己的長足發展做打算。所以,既需要認真地分析自己,又需要多瞭解社會需求,看清時勢,以求定位準確。

對於80後而言,活的就是現在。人生就是一場直播,不可以擦掉重來。人生許多抉擇與作為都讓人把握不住,總是在今日和明朝之間猶豫徘徊,成熟在選擇中成就。那麼,以靜觀動就是一個積累經驗的好辦法。

楊振寧小時候動手能力不怎麼樣,但楊武之與妻子孟羅華並不苛求。有一次手工課,楊振寧興致勃勃地捏製了一隻小雞。放學回家,他拿出來給爸爸媽媽看,夫妻兩人看了,笑著說:“很好!很好!是一段藕吧!”

楊振寧確實非常聰明,圓圓的大腦袋,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