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正在華夏國和荊漢劍拔弩張的時候,西北的局勢也開始動盪了起來,由於林南兵分三路一起攻擊魏國,魏軍猝不及防,倉促應戰,曹操更是御駕親征。華夏軍見吸引魏軍兵力的目的已經完成,在展開一系列的閃電戰後,便主動退回了靈州。
但是,魏軍以防萬一,還是留下大量兵馬防守涼州。曹操回到長安後,接到了荊漢的國書,要求曹操同仇敵愾,一共對華夏軍發起攻勢。曹操只是冷笑一聲,目光深遠的他已經看出了林南的用意。
於是秘密將涼州兵馬抽調回秦州,之後在涼州一番虛張聲勢,明修棧道,他自己卻暗度陳倉,帶著精銳兵馬進駐漢中。準備在林南和劉備交兵之時,對盤踞在蜀中的漢國發起進攻。
與此同時,東吳的孫策也同意出兵荊漢。自己御駕親征,留下張昭總領朝政。以周瑜為先鋒大都督,舉二十萬之兵,水陸並進分別將兵馬屯在柴桑、潯陽兩地,準備隨時對荊漢發動進攻。
東吳的用意,讓荊漢內部更加的惶恐不安,群臣莫不爭相上奏,請求遷都。劉備大怒,當場格殺一名大臣。這才止住了這股子歪風邪氣。之後,劉備大膽提拔了諸葛亮,以諸葛亮為軍師、大都督、持節總督漢軍所有兵馬。但是在荊州人的心裡,他們將要面臨前所未有空前大災難。
漢末,荊州一直穩定,由於劉表缺少爭霸的雄心,即使偶爾有戰爭,也均在外線作戰,戰火,首次燒到了一派祥和的荊州。一時間。襄陽城一帶的百姓紛紛南遷或者是流竄到蜀中避難。
短短的數日之內,襄陽城周邊的郡縣舉家遷徙的都十之五六,一時間。荊州局勢動盪,人心不安。
九月二十六日,大司馬張飛無詔從荊南返回襄陽,匹馬入城,直闖皇宮,宮門前的侍衛不敢阻攔,只能放其入內。
此時,劉備正在大殿內接見諸葛亮,連日來和諸葛亮經常促膝長談。對眼前局面進行分析,如何佈置兵馬。如何防禦,都統統謀劃一番。
“皇上!皇上!”張飛火氣沖天。一下馬,便闖入了大殿,大聲地叫道。
劉備聽後,扭臉見張飛來了,便道:“三弟?你來的正好,朕正準備派人去長沙叫你呢!”
張飛和劉備差不多有幾年沒見了,自從知道劉備在他的丈八蛇矛上淬毒之後,他的心裡便一直有個解不開的結,他行事光明磊落,可是他不知道他大哥為什麼要這樣做,如果只是為了殺林南,他不是不可以。
幾年來,張飛一直和關羽、諸葛瑾待在荊南,每次關羽、諸葛瑾回襄陽時,他都不願意回去,他不想看見劉備,因為一看見劉備,他就會覺得劉備很卑鄙。兄弟情誼,早已經在劉備淬毒的時候,就已經發生了轉變,以前的那種無話不談的兄弟,已經不復存在了。
這幾年來,張飛也逐漸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他只能是他,永遠不可能取代任何人。在劉備的心中,兄弟,只不過是被利用的棋子。
只是,今時不同往日了,華夏國、吳國都準備對荊漢用兵,在此國難當頭之際,他決定拋開一切恩怨,身赴國難。
“臣張飛,叩見皇上!”張飛畢恭畢敬地說道。
“三弟快快請起,咱們是兄弟,用不著行此大禮。”劉備急忙去攙扶。
張飛不等劉備的手伸到,便已經站了起來,畢恭畢敬地說道:“臣無詔回京,還請皇上責罰。另外,臣聽說華夏國、吳國對我國用兵,臣特前來請命,請皇上給臣一支兵馬。”
“三弟啊,朕……”劉備伸出手,想去攬住張飛的肩膀,可是哪知道張飛竟然主動的退後了兩步,讓他的手臂落空了。
如此簡單的一幕,卻讓劉備的心裡產生了一絲疑惑,他稍微皺了一下眉頭,收回了自己的手臂,心中暗想道:“三弟還是一直不肯原諒我,那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