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4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我真的做錯了嗎?”
諸葛亮目光犀利,看到了劉備和張飛之間的細微的小動作,只是他不知道,當年被傳誦的桃園結義的三位英雄,如今為什麼會分別走向了不同的極端。關羽驕矜自負、輕上慢下;張飛一身剛膽,眼睛裡更是容不得半粒沙子;劉備……劉備……
他始終無法看透劉備,這個天生異象的人,心理面到底是怎麼想的,他竟然無法看透。貌似有點道貌岸然,又有點古道熱腸,還有點奸猾小人的味道。能集眾多於一身的人,劉備算是千古第一人,甚至比其先祖劉邦更加的流氓、無賴。
雖然不知道劉備和張飛之間到底發生過什麼不愉快的事情,但是諸葛亮看的出來,兄弟情誼,已經很淡化了。
“皇上,大將軍正在鄧縣構建防禦體系,如果大司馬再去的話。必然會事倍功半,臣以為,可以讓大司馬去鄧縣。和大將軍聯手抗敵。”諸葛亮道。
張飛看了諸葛亮一眼,知道他是諸葛瑾的弟弟。他和諸葛瑾相處的十分融洽,所以對諸葛亮也有點好感。
劉備點了點頭,說道:“好吧。三弟,你且去鄧縣,和二弟聯手抗敵,有你們兩個人在,朕的心就可以寬慰了。”
“遵旨!”張飛轉身便走,沒有絲毫的停留。
劉備見張飛遠去。只是輕嘆了一口氣,並未說什麼。
諸葛亮走到劉備的身邊,說道:“陛下,大司馬粗中有細,和大將軍待在一起,定然無礙。只是,吳軍不斷的朝潯陽、柴桑兩地增兵,田豫雖然在近年來表現不錯,可是卻無法阻擋吳國大軍,加上我軍兵力不足。無法對付兩國兵馬,不如……”
話說到一半,諸葛亮欲言又止。看了看劉備,最終把後半截話給吞了下去。
劉備見諸葛亮戛然而止,便說道:“不如什麼?”
“臣斗膽,如果說錯了的話,還請陛下恕罪。”
“朕赦你無罪。”
諸葛亮這才敢說,緩緩地道:“陛下可知道田單復齊的故事嗎?”
劉備點了點頭,說道:“自然知道。”
轉念一想,問道:“愛卿莫非要效仿田單復齊,獨守孤城?”
諸葛亮點了點頭。說道:“臣以為,我國總兵力達三十萬。與其分兵防守,不如集中所有兵力於襄陽。這樣的話,陛下指揮起來也方便許多,我軍背靠皇城,無需糧草運輸,但是敵軍卻原來而來,糧草供給不便,只要派出偏軍不時的騷擾敵軍的糧道,久而久之,自然能夠讓敵軍不戰自退。就算敵軍能夠佔據了周邊的郡縣,一旦分兵,我軍便可以有機可趁,集中優勢兵力,將其各個擊破。只要能抵擋住華夏、東吳兩國的攻勢,我軍就有迴旋的餘地。西北的魏國未必肯出兵相助,所以,這場戰爭,只能靠我們自己了。”
劉備知道,這是破罐子破摔,決一死戰的打法。但是與其分兵拒敵,被敵人各個擊破,不如將所有兵馬全部集中在一起,這樣的話,就會擰成一股強大的力量,足以抵擋住敵軍的攻勢。
“好吧,就這樣定了,頒佈聖旨,詔令全國所有兵將,全部退回到襄陽、江陵兩地。”
“諾!”
……
一個月後。
魏國,漢中。
曹操坐鎮在漢中的太守府內,見索緒從外面趕來,便問道:“怎麼樣?”
“啟稟陛下,華夏國、荊漢、東吳三方劍拔弩張,荊漢軍隊全線龜縮,全部集中在襄陽、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