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途,幾個護衛在這諒山地界不敢造次,只得停在這裡,倒是有好心人與那車伕交涉。

“怎的往這條路走,看你們不像是要去車站的,理應自忠孝路折過去進城,這條道是去車站,這兒還好,前頭更加擁堵,許多的貨物,都砸那兒裝卸,從早到天黑,就沒有不堵的時候。”

“車站……”坐在車裡的馬鈺一時有點糊塗。

倒是那好心人絮絮叨叨的道:“要走趕緊走,待會兒更堵,想折身都難了,自從這兒修了鐵路,又在此修了一個車站,尋常車馬,都不走這兒的,一瞧你們就是第一次來,實話告訴你們,這諒山和別處可是不同……”

車伕只得聽候馬鈺的吩咐,馬鈺呢,對這鐵路、車站什麼的一竅不通,不過他眼下,卻不能堵在這裡,便吩咐道:“按他們的指引,繞道。”

一行人只得折回去,也幸好他們來得及,那好心人沒有說錯,因為他們剛剛出來,便發現原來的地方,早已堵得不能動彈了。

………………………………………………………………………………………………………………………………………………………………………………………………………………

今天三更,第一章送到。(未完待續……)

第七百五十七章:雞同鴨講

馬鈺萬萬想不到,這定南王府終究還是委派了人前來迎接了。

來人並不是凶神惡煞之徒,也不是帶著刀劍的武士,而是一個王府的客卿,專門負責招待朝廷命官,此人頗為圓滑,是自來熟,自然免不了要寒暄。

所謂寒暄,其實就是相互試探。

這位客卿自是希望從中及早得知馬鈺此來的目的,除了欽差之外,還負著什麼使命?

可對於馬鈺,則是急需要知道定南王對朝廷的態度,這反呢還是不反呢,是猶豫不決呢,還是痛下決心呢,是心中懷有敬畏呢,還是不屑於顧?

如此一來,對話自是必不可少。

“學生張海,奉定南王之命恭迎天使,天使遠道而來,身心疲憊,滿是風塵,定南王說了,今日就不宜親迎,還請天使在就近的驛站暫時下榻,明日清早,王爺自要親自登門,負荊請罪,還望天使海涵見諒。”

“哪裡的話,定南王殿下的安排甚是妥當,本官確實是累了,此時宣佈聖命,恐有不敬,還是先歇一日,也給王府那兒一些準備的時間。”

“噢,張先生,聽你口音,似是江西人?”

“不錯,學生正是江西人,出自江西宜春府。”

“若是宜春府,那麼當年豈不是寧王轄下?寧王有一次子,就封的便是宜春吧,那兒倒是個好地方,四季如春啊,戶部的施主事。據說就是宜春高安人,此人是老資歷,洪武年間的進士。只可惜,老咯,陛下雖有重用的心思,偏生他身子骨不好,也只好作罷。”

“施主事確實乃是學生同鄉,其實算起來,大人也算是半個同鄉。大人乃是湘人,宜春距離湖南也不過一步之遙,諸多習俗。俱都類同,學生記得宋時便有湘人填宜春,因而這宜春的客家人頗是不少,說來也可笑。學生現在在這諒山。其實也算是客家人,不過這兒的人,哪個是當地土人?十之**是四面八方來的,便如那無數條潺潺溪水流入了江河,哈……說這些,大人不會見怪吧。”

“這是哪裡的話,本官就愛聽這些,今日本官來這裡也算是大開眼界了。總是覺得這裡的人和他處不同。”

這位張先生便笑了,道:“這是自然的。這兒是融會貫通之地,何謂融會貫通,便是三山五嶽,天下各省,乃至西洋諸國,什麼樣的人都有,大家彼此相處在一塊,大人可知道最大的益處是什麼?”

“這卻是不知了。”

“大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