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戶川是利根川是下游幹流,河道恰好就在江戶城外不遠處,為確保江戶川排洪洩洪的通暢,不會在河水氾濫時影響江戶城的直接安全,關東將軍府就下令開鑿數條新堀川,幾乎涵蓋整個利根川下游的所有水系,總長度更是長達數十公里。

第一期包括江戶川分流在內數條新堀川,在去年秋天正式投入使用,至於整個利根川、荒川、多摩川等多條水系的治理,那就不是十年八年能完成的浩大工程,需要幾代人一個世紀的辛苦勞動才能逐漸完善。

從鶴岡八幡宮回來已有半個月,這段時間足利義時幾乎足不出戶,除了處理政務就忙著寫他的回憶錄,把他在京都幾年的幕府見聞經歷寫成一本短篇回憶錄,為了紀念室町幕府最後的榮光也為了懷念過去,順便整理那段曾經與足利義晴、足利義輝這兩代將軍的短暫共事史。

足利義時懸腕於書案上筆走龍蛇,短短片刻就揮毫潑墨寫下數百言,厚厚的一疊紙張平靜的躺在書案的一角,看起來這些日子他已經寫下很多書稿,在寫回憶錄的過程中也是一次人生的總結,回望過去種種有的發人深省,有的令人莞爾,看起來他很享受這個回憶的過程。

“父親大人,孩兒可以進來嗎?”

足利義時的字跡不停,一口氣寫下百餘字才放下毛筆,輕聲說道:“珍王丸進來吧!”(未完待續。。)

第574章 父子問對

九月深秋,滿園楓樹紅彤彤的彷彿一團燃燒的火,颯颯的秋風吹入廊下,風鈴搖擺著發出清脆的聲音,在庭院裡隱約可以聽到極遠處有鐘聲隱隱傳來,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都會品味出相似的感覺,那是安祥寧靜、使人身心放鬆力量的奇妙力量。

這是足利義時最喜歡的季節,就是因為他喜歡紅葉樹,喜歡看到滿目如火的美景,這很符合當世武家的心態,即使縱身於千里沙場之間,依然時刻保持著內心的安靜平和,哪怕刀斧加深亦不變一絲一毫,在武士的眼裡生死有時重如泰山,而有時又輕於鴻毛。

和歌中經常悲嘆春秋交替時日無多,茶道里追求的灑脫真如之慧,武士們追求的信神佛而終成神佛,死前瀟灑的留下辭世句等等,都與這副美景相契合,幾百年後一位賢人寫下:“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恰恰與這個時代的武士精神所契合,它還不是那個被糟粕所影響的病態精神,武士們的追求還不是絢爛的櫻花,並非追求一時的壯烈輝煌如流星劃過夜空,他們所追是忍辱負重戰平生,一朝功業天下知,古有足利尊氏、今毛利元就便是個中代表,晚秋時節絢爛的紅葉樹,最契合功業開花結果的時景。

午時剛過,寬敞的書房內父子倆相對而坐,足利義時端著紫砂茶壺斟滿一杯清澈的茶水,輕聲說道:“最近課業如何,學到什麼東西。講一講吧。”

足利珍王丸拜下一禮。說道:“孩兒聽天海大師講唐國的故事。其中就講到唐太宗文皇帝,英明神武稱作天可汗,開創貞觀之治的偉大皇帝,晚年卻過的如此淒涼,孩兒百思不得其解,不知父親大人可知緣故?”

“天海怎麼對你講這麼深的故事……”足利義時的眉頭微蹙,瞬間明瞭這和尚打的什麼算盤,暗道:“這是要借珍王丸之口發出無聲的諫言。李世民的前車之鑑不可不防,還真是個狡猾的和尚……”

足利義時說道:“唐太宗的故事太複雜,非是你此刻所能理解的,多用功讀書以後漸漸就會明白了。”

“是!孩兒還有一問。”

足利義時舉杯輕啜,品嚐著清茶裡淡淡的香氣,說道:“有什麼問題便說吧。”

足利珍王丸說道:“孩兒不明白,父親大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