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也不是你想坐什麼樣的轎子就能坐什麼樣的,得看級別。

弘治七年令,文武官例應乘轎者,以四人舁之。其五府管事,內外鎮守,守備及公、伯、都督等,不問老少,皆不得乘轎,違例乘轎及擅用八人者奏聞。

隆慶二年,應城伯孫文棟違例乘轎被告發,立刻被罰停俸祿。

滿清王朝也是規定:“漢官三品以上、京堂輿頂用銀,蓋幃用皂。在京輿夫四人,出京八人。四品以下文職,輿夫二人,輿頂用錫。直省督、撫,輿夫八人。司道以下,教職以上,輿夫四人。雜職乘馬。……庶民車,黑油,齊頭,平頂,皂幔。轎同車制。其用雲頭者禁止。”

官員需按例,百姓有錢也不得逾制。

民間所用的轎子分素帷小轎和花轎兩種,前者系一般婦女出門所用之物,後者則專用於婚嫁迎娶。

這個跟後世還不一樣,後世是對官員坐的車有限制,但是民間則不管,只要你有錢,坐什麼車都成。

大明朝最大的轎子自然便是當初真定知府先給張居正張閣老的那一頂三十二抬大轎了,轎子製作極盡奢華,耗用了無數的珍貴材料。而最駭人聽聞的便是其面積,裡頭的面積合算成後世的單位的話,便是五十多個平方,趕得上一般的兩居室或者沒有客廳的三居室了(比如說苦逼的梨子現在在北京二環附近合租的那個房子)。裡頭分的有客廳,有會客室,還有臥室和廁所,可謂是齊全精細。轎子外頭還有一圈兒走廊,有欄杆圍繞,若是首輔大人在裡頭處理公務累了,便可以在外頭溜達一圈兒,憑欄遠望,看看景緻,舒緩心情。

終明一朝,也沒有比這個排場更大的座駕了。整整要三十二個人抬槓,少一個都不成。而且轎子實在是太大,當年張相爺坐著這大轎子回老家江陵,一路上因著轎子太大過不去的地界兒可不少,於是路窄則修路,橋小擇修橋,街面太窄那就直接拆了兩邊建築!

當真是威風凜凜,煊赫無比。

這等座駕,若是放在後世的話,怕是可以比肩美國總統的空軍一號。

“我非相,乃攝也”

這位張相爺的權勢,已經超過明朝歷史上絕大部分的皇帝,怕是也只次於洪武永樂二位大帝了。

謝升謝天官的轎子自然沒有張閣老的那般霸氣,事實上,他的這架暖輿不過是兩人抬著而已,規格可謂是很小。但是小歸小,卻是極為的精緻。

兩根抬竿並非是用最常見的竹子製作,因為竹子質地軟而堅韌,晃晃蕩蕩的一般人坐著是挺舒服的,但問題是謝天官卻是耐不得晃盪,平素裡坐馬車,有時候都得儘量行駛的平穩了的才成,若不然謝老爺便是容易眩暈嘔吐。

若是一般人家,選個又結實又堅韌,還不晃盪的,用棗木就是很好的選擇了。但謝天官是什麼人?謝天官是何等的氣派,何等的身份?是以兩根抬竿都是用上等的紫檀木打造,粗如兒臂,沉重結實,是一種紫黑色的厚重顏色,很是名貴。從頭到尾一般粗細,分毫不差,表面打磨的光滑溜溜,就跟上了一層釉也似。

上面放置了一張上好的湘妃竹編成的躺椅,可坐可臥。而在椅子的周圍以及下面,則是一圈兒薄薄的花梨木板,上面雕刻著極多極為繁複的花紋,乃是百鳥百花圖案,一喙一羽一枝一葉,莫不色彩斑斕栩栩如生。花梨木板外面還圍了一圈兒天青色上等錦緞做成的帷子,這些帷子都是雙層的,內層外層都是錦緞,內裡夾得卻是厚厚的棉絮。

謝老爺怕冷,如此便可更好的防寒防風。

而生怕謝老爺在裡頭呆得氣悶,因此肩輿頂上的木板是可以開啟的,外面是用細細的竹篾又編成的一個外頂,若是悶熱了,便可以露出這個頂子來,通通風,換換氣。

和一般的轎子是上下高度大於四周邊長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