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兩翼,因而雖然長崎港守軍損失巨大,我軍也已損失一艘輕型航空母艦,但敵人目前的分佈情況目前對我軍的行動是有利的。”

“這一次的戰鬥,將仍然是航空母艦之間的決戰,我們的首要攻擊目標,仍然是敵人的航空母艦。”

在做完了作戰部署之後。山本五十六的目光掃視過諸位將佐,似乎在等待著大家發問。

“敵人的超級戰列艦將會是我們很大的威脅。”山口多聞海軍少將突然說道,“既然我軍的航空兵力強於敵人,應該將這艘軍艦也列為首要攻擊目標。”

聽到鐵桿的“航空派”、曾經對“大和”級戰列艦頗有微詞的山口少將竟然會破天荒的重視起敵人的超級戰列艦來。山本五十六和幾位日本海軍高階將領都面露驚異之色。

“說說你的理由,山口君。”山本五十六說道。

“特魯克戰役已經表明,這艘鉅艦不但火力強大,而且擁有極強的防護能力,在那一次的戰鬥中,這艘軍艦被命中多枚炸彈和魚雷,但卻絲毫沒有減低戰鬥力,而且很快就被修復重新出現在戰場上。如果我們的航空母艦遇到它,將會是一場極大的災難。”山口多聞少將說道。

“可是,山口君。不要忘了,我們也有兩艘比敵人要強大得多的超級戰艦啊!”草鹿參謀長說道,“我們的‘大和’號主炮可是比支那人的‘伏羲’號口徑要大得多。”…;

“主炮口徑比敵艦大,並不意味著一定能夠擊沉敵艦。”山口多聞少將說道,“德國的‘大德意志’號,主炮口徑是800毫米,一樣沒有能夠擊沉英國的‘獅’號戰列艦。”

“如果‘大德意志’號的火炮命中率能夠更高一些,是能夠擊沉‘獅’號的。”大野竹二——“大和”號戰列艦的艦長在一旁說道。

山口多聞少將還要再爭辯,這時南雲忠一海軍中將突然說道:“時間緊迫,我們還是不要浪費的好。應該儘早對支那艦隊發起進攻!”

山本五十六點了點頭,說道:“那就這樣吧!大家馬上開始行動!”

當山口多聞回到自己的旗艦“蒼龍”號航空母艦上時,甲滿上已經排滿了準備起飛的戰機。

看著一架架鬥志昂揚的戰機和遠處的一艘艘航空母艦,一種自豪的感覺油然而生。

事實上,日本人在發展航空母艦方面取得的成就。並不比中國和美國差太多。早在1934年11月,日本即動工建造“蒼龍”號航空母艦。“蒼龍”號的排水量為28800噸。載機63架,航速為34節。儘管後來簽訂的《倫敦海軍條約》放寬了《華盛頓條約》的限制,但日本人並不滿足。他們的理論是,只要日本下一艘航空母艦在條約期滿以後竣工,就不能說日本違約。日本無意續約,所以對“蒼龍”號的後續艦“天龍”的設計作了很大改動,排水量更大了。

日本人根據1937年海軍擴充計劃建造另外兩艘航空母艦時由於不再受任何條約的限制,設計師們第一次能夠按照規定的技術規格,設計所需尺寸的航空母艦。

“翔鶴”號和“瑞鶴”號的標準排水量35675噸,各載機82架,航速34節。日本飛機特別輕,起飛無須外力幫助,因此沒有裝彈射器。兩艦均配備了11組攔阻索,艦首3組,艦尾8組,有兩層機庫,三部升降機;最前面的一部在中線,另外兩部在左右兩舷(不對稱)。起初準備把煙囪安排在兩舷側,為了吸取“天龍”號的經驗,重新審查了設計,最終在右舷側裝了兩個彎曲的煙囪和一個小型上層建築。

“翔鶴”和“瑞鶴號”是日本航空母艦中的一對驕子,併成了其它一些航空母艦的設計基礎。和“龍驤”號輕型航空母艦一樣,它們的幹舷很高,風浪中航行時海浪打不到飛行甲板。艦首裝了一部很大的“零”式水聽器或被動式聲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