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給國內企業。
中控主要參與國內支柱型企業、產業的信託投資,為高科技企業提供創業資本,參與海內外工業園區的建設和管理,配合中央政府對重點企業提供資金、技術支援,支援及協調重點企業參與國際競爭,以及調整國內產業產能,推進整體產業進步,主導大規模的跨公司的技術合作和科技研發。
中儲、中投、中控都屬於專業性極強的特大型政府資產信託管理公司,而中國國際信託公司則是典型的綜合型特大信託公司,在全球92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分公司,廣泛參與全球經濟的投資和金融服務,中信同時也是四大公司中實力最雄厚的一家。
中央政府對四大信託公司的管理採取委任制,透過在國內公開招聘的方式競選合格的高層管理人員,並由首相親自委任四大公司的總裁,由中央審計總局和獨立的社會審察機構聯合對四大公司進行年審。事實上,四大信託公司也是中央調查總局每年都要重點普查監管的目標。
查的很嚴,但在具體的經營管理上。四大公司的總裁一經任命都將獲得絕對的管理許可權,有利於靈活的經營和更有效的內部管理,除了資產所有權屬於中央外,其他方面同正常公司沒有任何區別。
至少這幾十年看下來。四大公司的模式還是很成功的,在全球範圍內,帝國四大中央信託公司的情況也是一個特例。所以很多人認為中華帝國屬於國家資產主義的範疇。
過去成功不代表未來就一定成功。
宋彪對此是懷疑的,所以,他覺得四大信託公司還是要上市,接受更多渠道的監管,當然,四大信託公司的情況是非常特殊的,上市之前可能還要專門在國會推動新的立法以保障四大信託公司為國家服務的很多基本原則。
對於宋彪的這個提議。陳瑾是贊同的。
陳瑾頷首稱是,道:“四大信託公司目前已經是中央政府最重要的財政支柱,如果沒有四大公司提供的財政保障,中央政府的財政完全能夠堅持帝國打完中日、中蘇兩場戰爭,但是後續所要面臨的鉅額財政赤字肯定是非常煎熬的。就目前的財政而言。即便我們再同英國就印度地區的獨立開戰,那也不是太困難的問題。”
宋彪抽著雪茄,繼續在心裡盤算著這個事情,過了片刻才同陳瑾說道:“我倒覺得英國並不是我們最終必須面對的敵人。歐洲殖民主義的終結是歷史的必然趨勢,只要我們循序漸進的推進,可能也就是十年到二十年的時間,就能逐步推進完這一程序。”
陳瑾多少有點驚訝,聯想到皇帝在海參崴安排內廷撰寫的社論,他猜想皇帝在心裡已經調整了對歐洲的政策思路,當即問道:“陛下是否認為納粹式的德國對我國威脅更大?”
宋彪微微頷首,道:“現在能挑戰帝國的只有美國和德國這兩個國家而已,將根基建立在殖民地化的英國遲早還是要崩潰,我們只需要充當一個推手,而不是一個砸牆的鐵錘。至於德國,這種威脅將會是非常危險的事情,而美國的危險一方面是不危險的,至少不會威脅到帝國的發展,但也是長期而棘手的。”
陳瑾問道:“那是否意味帝國必然要對德國給予更為嚴厲的遏制,甚至是不惜以戰爭的方式?”
宋彪不願意回答這個問題,至少目前還沒有必要必須對此給予一個準確的答覆。
他避開這個話題,繼續同陳瑾談論英國,道:“英國人現在批評我們是和納粹德國一樣的國家社會主義,不可否認,我們在制度上同蘇聯、納粹德國有相似之處,但這種相似性的背後有一個共同原則,那就是保障國家在大規模戰爭中的實力,同時,我們也更多的保障了私營企業的發展空間,保障了個人的自由。某種程度上,我們確實是在施行一種介乎於英美和蘇聯、德國之間的特殊政治制度,但這種制度也有利於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