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他這個帝國,兩廣和湖北鬧憲法自治,四川、貴州和陝甘寧繼續是滿清殘餘勢力的控制範圍,雲南則先行一步進入了軍閥割據時期,打著光復會的旗幟在省內自治,福建、江蘇、安徽則是搖擺不定,爭鬥不休,河南、山東則在袁世凱的暗中操控下。

很亂。

但是沒有關係,宋彪有信心在一年之內擺平大部分的省。

給汪兆銘起草了一份電報,調他立刻回京後,宋彪才親自去會客廳和程璧光、段祺瑞見面。

這兩位應該說都是偏向於共和派的舊軍官,而他們之所以偏向於共和派的原因很多。有政治上的思考,更多還是希望保留手中的軍事實權,他們也好,其他各省新軍也罷,包括滿清殘留的舊官僚,大家心裡都明白,一旦真的確定中華帝國體制。宋彪就將進一步控制全國的軍事力量,排斥異己,將各路軍事頭目都踢出局。

這種自私心理實際上就是中國在清末之後走向軍閥割據時代的主要原因。

在隨行副官蔣政源的陪同下。身穿著特級將官的淺藍色軍裝的宋彪快步走進了會客廳,一眼就見到了這兩位海陸梟雄,兩人年紀相仿。程璧光年近五旬,段祺瑞則是四十五歲。

兩人身材容貌同樣都有幾分相似之處,看起來都是很嚴厲的人,身材削瘦,蓄著類似的八字鬍,段祺瑞的頜下稍微多了點小山羊鬍。

宋彪是第一次見到他們,在蔣政源介紹之後,宋彪先後同他們握手,這才請他們在會客廳裡重新坐下來。

宋彪是一個快言快語的人,一坐下來就和兩人說道:“我此前一直就很想和你們當面會談。你們不願意來,我也很遺憾。你們也不要和我找藉口,談原因,既然來了,我們就直接說正事。首先談光復會和同盟會之爭。也就是光復革命和共和革命之爭。我這邊是千言萬語一句話,中國太大,民族太多,不是一個法國,一個德國那麼簡單,要想重新成為世界強國。我們就必須儘快保持統一和穩定,國家統一穩定的根基就是軍事的統一穩定,現在很多人急著搞共和,無非就是希望維持一個鬆散的中央政府,利於自己維持手中的軍權,人人都有這樣的私心,但這樣的私心會害死中國和我們這個四億人口的大民族。你們兩位不要以為中國現在的情況很好,我們有四億同胞要養活,同樣的耕地面積,美國人只需要養活七千萬人口,人口膨脹到最後就只能是一次次的內戰,假如還有各地軍閥混亂,中國就只能面臨長達五十年之內亂,而不能一致對外,如果我們一致對外,中國沒有道理打不贏外國。現在,我對你們就只有一個懇求,請你們放棄私心,給我一個機會做彼得大帝,帶領中國走向復甦和富強,我來控制中國的軍事,國家治理交給內閣政府,五十年內都是如此,五十年後逐步過渡為英國式的純粹的君主立憲制度,簡而言之就是學德國,穩定自強,統一對外。”…;

他這番話說的是一點餘地都沒有,程璧光和段祺瑞也都很尷尬。

如果宋彪說的不對,程璧光和段祺瑞顯然不用尷尬,沒有人不喜歡權力,特別是軍事權力,每個人都喜歡自己說服自己,告訴自己別人不行,自己控制軍權才對國家和民族有利。

這是假清高的人,比如像程璧光和段祺瑞這種,更直接的人索性就想的很簡單,有軍權才能撈到其他的權利,才能享受富貴榮華。

聽了宋彪的這番話,程璧光猶豫了一段時間才道:“既然陛下如此說了,那我就自行退職,請將海軍都交給陛下。”

宋彪沉默了片刻,正好蔣政源將新泡好的一壺黃山毛峰連盤拖了過來,宋彪就藉著這個機會親自為程璧光斟茶,道:“稱陛下早了,我也不在乎這種事,問題在於我不當也有別人想當,就算大家都當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