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它們手機業務季度淨利的一半。”
“獨家合作就把它季度利潤的一半給吃了?”孟謙笑了起來,夠狠!不過對待外國企業,不用留情。
孟謙又說:“這麼說,蘋果的利潤非常高了?”
宗巖點頭:“今年的第一季度,它們的淨利潤就達到100億美元,蘋果的支出專案並不多,它們手還中持有超過150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富可敵國,所以對這個價位的承受能力非常強。”
孟謙感覺:“跟蘋果做生意更賺。”
宗巖從中分析道:“但它們兩家都會緊跟對方的報出價格,再有我們急需的是短期能變現的現金,綜合考慮的話,理想合作價是30億美元,但更低到25億、或者有更高的供應數量,都能接受。”
====
ps:求推薦!順便說,這個合作價格並沒有多少參考,我也找不到先例,作者只是以淨利潤來估,如果有懂行的,希望別介意
第060章二選一
合作主要從授權價格、盈利空間、未來前景考慮。獨家合作意味著至少會有20億美元的盈利,如果放在海外交易,更是能成功規避企業所得稅。富國能源早已經在這麼計劃,它們有離岸子公司。
至於盈利空間,並非需求量越高越好,比如高階機型要一億塊電池,富國能源的淨利潤能達到35%;而中低端機型需要兩億塊電池,淨利潤卻只有10%。好比蘋果賣得比三星少,但利潤完勝一樣。
從利潤考慮,三星處於劣勢,除非它們願意以高價採購富國能源的電池,或者在授權費用上下功夫。而處於合作優勢的蘋果,財大氣粗,價格的磋商一旦達成一致,它們分分鐘能籤協議。
再從未來角度,三星電子的下坡路也令公司注意,目前的高需求是虛的,萬一日後不行了,粉絲紛紛轉移,還能高嗎?更何況三星高階機型的花招並不多。反倒是蘋果,果粉的信仰十分堅定。
聽著這些分析,孟謙也在心中揣摩。
拋開喜好,他的目標是要在兩家企業裡選擇最合適的合作物件,即:能夠為公司帶來最大盈利的。所以一切口頭分析、前景預測也都是輔助手段,具體得看雙方怎麼談,細節方面都如何商討。
公司的高層、部門的負責人都在忙碌。
孟謙本人還沒有親自上馬,作為公司大老闆,不可能事事親為,但事關“錢途”,他也得保持密切關注。助理梁濤每天都會彙報談判的進展,雙方的價碼等,通常孟謙還會跟宗巖談談。
幾天後,三星的人再度邀請面談。
約談的地點位於一家商務會所,雙方的高層、翻譯都到場,一大群人西裝革履的,很有派頭也很隆重。先是一番客套的互相介紹,隨後各自落座,穿著旗袍的服務生上茶,為開場預熱。
三星的張總開口:“很高興孟先生能夠應邀相見,我們希望在這場高層談判中,能夠達到雙贏局面。”
翻譯轉述了這個韓國人的話。
孟謙聽完,微笑著:“是的,雙贏。”
張總看著這名年輕人,也露出笑容:“實話說,在電池的需求量上,三星絕對是全球最高的,二三名的總和加起來,也不如我們。我們強強聯手的話,今後的需求量鐵定會突破3。5個億。”
孟謙笑容的背後正在快速計算著,按照公司預計的單塊成本,均價25美元供應3。5億塊,意味著至少產生87億美元的年營業額,換成。人民幣就差不多540億,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收益。
可孟謙並沒有被數字衝昏頭腦,他直言:“我知道三星對電池的高需求,不過問題還是那樣,你們對中高階的定價,並不符合我們公司的心理預期,相比蘋果公司,它們的報價就很令我們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