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看起來,也就是比俞和稍長几歲的樣子。在他們頭頂的天空中,還有四個男子環抱手臂,飄在空中,他們背後展開三對蟬翼般的透明翅膀,發出如蟲豸飛舞的嗡嗡聲。

這些男子頭綰二髻,旁剃其發,是西南異族特有的雲三塔頭,上身穿著深青sè麻布的寬衫,下身是及膝的布褲,小腿上裹著氈片,腳踏皮靴。每個人的手臂上,都細細的刺著五彩紋身,裹腰上斜插著短刀。而站在石塔頂上的當先一人,看起來是個頭領,此人腰間的短刀銀柄金鞘,鑲著各sè寶石,他臉頰上左右亦有紋飾,有點像是仿著蝴蝶彩翼刺繪上去的。

俞和細細看了,心中比照雲峰真人所講,便知道這些人是來自西南魔宗的另一大支,是以修煉蟲蠱奇術而聞名的百越教弟子。當先那人身配銀柄金鞘鑲珠短刀,當是百越教門中僅比大蠱主稍次的“司蠱”。

百越教的蠱術真傳妙諦不為外人所知。粗淺的來說,就是“以身飼蠱”,先拿自身jīng氣神為養料,飼煉一道本命蠱,待這蠱蟲成熟之後,便再以秘法將此蠱蟲反煉回己身中,既以蠱蟲靈煉過的jīng氣神三元為大藥,勇猛突破修行境界,又可將本命蠱的天生神通化入自身,用以爭鬥克敵。

大道三千,以蠱蟲入道,乃是自上古蠻荒時傳承下來的奇術。

百越教與養毒教同屬西南魔宗,但一修蠱道,一修毒道,道不同不相為謀,所以這百越教的十人,看樣子倒並不打算與養毒教的二男一女同進退。而是憑著人數眾多,單獨佔據一柱石塔,與其他諸方遙遙相對。只是那帶頭的司蠱,偶爾會投出一縷視線,繞在那個養毒教的藍衫少女身上。

其餘石塔上,與百越教最近的,自然還是同屬魔宗的養毒教三人。那藍衫少女祁昭,一對烏黑的大眼睛轉來轉去,心中也不知在盤算著什麼。

魔宗兩支按兵不動,那三個帶刀的大漢,正圍著木拙與巨顱兩人纏鬥,兩邊彷彿是有不共戴天的深仇一般,大漢們每一刀揮出,都恨不能將這形貌怪陋二人斬成四片。

而東巴密宗的兩個僧人,也被五個黑袍人困在一座石塔上。這五個黑袍人臉上都帶著一具木雕彩繪的面罩,繪的居然還是佛門的怒目金剛像,只是在前額左右,卻各又雕了兩支小小的鬼角,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五個黑袍人手中的法器甚是怪異,形狀像是佛宗的大光明寶焰輪,但卻是以玄金打造,通體烏黑無光。

黑袍的五人皆踏空而立,觀其方位走向,隱隱結成了一道陣勢。每當一人轉到東巴密宗二僧面前,就由他出招進擊,其餘四人一齊將自身真元灌於這人體內。如此一招打出,畢集五人之力,一式守禦,也是由五人合功卸勁。這合擊陣勢與道門的天罡北斗陣頗有幾分神似,端是巧妙。

對面的東巴密宗二僧,雖被這五人以陣法困住,但卻也不見分毫頹敗之相。

那年輕的僧人背後展開一對金光羽翼,足有二丈多長,左掌中託著一顆純青琉璃sè的寶珠,右手指訣一點,寶珠便帶著團團金焰,好似飛火流星一般,朝那五人撞去。而那年長的僧人更是聲勢驚人,他閉目盤膝,坐定在石臺頂端,渾身金光四shè,頭頂有兩支龍角的法相顯出,雙手臂上竟然佈滿了細密的金鱗。左掌立在胸前不動,右手提起掌心朝天,每隔數息,便對著那五個黑袍人翻手一掌印出。雖不見有什麼破空掌印寶光飛出,但他手掌只朝虛空一按,那五人便會被無形罡勁震得倒退丈餘。

密宗護法天神,又稱八部天龍。這兩個僧人施展的,正是“迦樓羅部”與“龍部”的鬥戰功法,其神威浩瀚,直可以少勝多。

不過東巴密宗的佛門神通雖然宏大莊嚴,但那五人的陣法手段,竟隱隱能剋制這八部天龍鬥戰法。五支黑漆漆的焰輪上下翻飛,且彼此首尾相連,發出“嗚嗚”的怪嘯聲,奇巧的招數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