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牛,一度把秦孝公打得屁滾尿流。但是這個名字大家也許還不夠熟悉,為了提高他的知名度,也為了讓大家看看商鞅的擇業眼光有多強。筆者覺得有義務告訴大家,魏惠王實際上就是孟子常說的梁惠王。
至於孟子和梁惠王的關係,和現在校園裡橫幅上常出現的一個句子很像,那就是:今天,我以學校為榮。明天,學校以我為榮。總之,梁惠王的名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靠擁有三寸不爛之舌的孟子給炒起來的。有句話說:〃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之師〃,果然是這樣。
孟子怎麼寫梁惠王暫且不去管他,只說這梁惠王與商鞅之間的故事。商鞅作為一個小地方出來的人,到了魏國那樣一個人才濟濟的地方,並不能一下子給識別出來。是金子還是沙子,都還在閨中待沽。
當時,魏國的宰相公叔座還算有眼力,識出了商鞅有奇才便舉薦了他。但是魏惠王沒有看出來,只讓商鞅做了一箇中庶子,公孫座也沒有提出什麼異議。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庶〃就代表著地位不高。商鞅作為中庶子,也就是負責教育王侯大臣們的小老婆所生的兒子。都說子榮主貴,商鞅沒那福分沾上那個邊。
不過金子都是從沙子裡淘出來的。所以,是人才,都難免有一段被埋沒的經歷。奇怪的是公叔座這個人,生前不舉薦商鞅,任他沉淪沙底。臨死卻對魏惠王說商鞅多麼多麼有才。雖然嘴上沒毛,但是辦事牢靠,可以繼任宰相。這對魏惠王來說,也是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的事情。他當公叔座老糊塗了,商鞅還那麼年輕,哪能讓天下人都聽他的?魏惠王只是笑笑,沒有作答。公叔座這時卻認真起來,他見魏惠王沒有重用商鞅的意思。
於是下了一條霸王條款:〃如果您不能重用商鞅,那就把他殺了吧。〃此時,魏惠王只有把這當作遺言答應了下來,全為公叔座能夠安心死去。公叔座一閉眼,魏惠王便把這個承諾拋到了九霄雲外。
第三部分 第70節:商鞅:自食其果的魔術師(3)
公叔座之所以這麼做完全出自私心。他之前曾把吳起趕出魏國,便是害怕人家危及到他的宰相地位。在他眼裡,商鞅又何嘗不是這樣一個危險人物。不過,人死了,還有什麼好爭的,不如為國家考慮,推舉一個真正的人才。
只可惜,一切都太遲了。商鞅等得心中的花兒都謝了。他沒法忍受魏惠王的冷漠。有時候做鳳尾,確實還不如做雞頭。商鞅在魏國呆膩味了,於是,他便開始伺機跳槽。正好秦孝公貼出的一張招聘啟事,一下子吸引了他的眼球。
只見啟事上方正中央三個大字——求賢令。正文為:致天下各位有賢之士,過去我的祖先秦穆公修德行武,征服了許多國家,佔領了土地千里,受到周天子獎賞,諸侯們朝賀。不想輪到我當政時,國勢衰微。面臨著內憂外患,諸侯對秦恥笑不已,我實在痛心。現誠聘英才,若能出奇計強我秦國,我一定拜他為官,並與他分享國土。
這個誘惑性極大,挑戰性也不小,正合商鞅的胃口。他便棄魏國而投秦國了。不過,秦國雖然急需人才,可人家把關仍然很嚴。商鞅透過一個熟人的關係,見到了秦孝公。
其實,商鞅也不是特別聰明的腕兒。他又是第一次面試,沒有多少經驗,便以為主考官都喜歡聽大話。他便搬出堯舜治國的方法,勸說秦孝公。結果秦孝公聽著聽著就睡著了。這場面試基本上算砸了。
好在人家商鞅有關係呀。他又託那個熟人找到了秦孝公,請求再給一次面試的機會。秦孝公又答應了。這回,商鞅吸取了之前的教訓,覺得不可再大言欺世,便用次一等的君王打比方,說明治國的辦法。秦孝公依然是一副不感冒的樣子。商鞅可急了,再失去這次機會,他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兒了。他便厚著臉皮求見了第三次。孝公還真有耐心,面對這樣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