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50海里,武備方面6具魚雷發shè管,裝載8條魚雷和1mén50毫米火炮,這型潛艇已真正成為海上的威懾xing武器,1913年11月20日和1915年7月15兩艘潛艇分別開始建造。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打斷了施奈德兵工廠下屬造船廠的潛艇建造,日本被迫將一艘已下水但沒有完工的潛艇運回本土,並在吳港造船廠進行未完成的剩餘建造,而另一艘未下水的潛艇則繼續留在法國的造船廠內。大戰的爆發也使日本決定繼續增加潛艇的數量,由於無法從歐洲訂購潛艇所以日本在“c2”型潛艇的基礎上加裝2具甲板魚雷管來繼續改進建造為“c3”型潛艇,於兩艘“c3”型潛艇在1916年1月8日吳港造船廠同時開始迅速建造,“bo…7”號於1916年的10月31日建成服役,“bo…8”號稍晚至1917年2月2日服役。這樣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總共擁有“第一潛水艇”型6艘、“c1”型2艘、“c2”型3艘、“c3”型2艘、“川崎”型1艘,總計14艘潛艇。;
在歐洲戰事終於接近尾聲後,從法國運回的一艘半成品“s”級潛艇也在吳港船廠建成並服役,名為“bo…10”號,而開戰後一直擱置於法國船廠中的另一艘“s”級潛艇也再度開工建造,建成服役後被命名“bo…9”號。建成後的“bo…9”號已經將原型設計做了較大的改進,但其有限的噸位已經無法起到更大的作用了。日本隨後獨立設計建造的“呂…11”號新型潛艇的下水服役,讓厲經磨難的“bo…9”號被劃為三等潛艇來使用。而其他的老舊潛艇也被用於訓練或改裝為其他用途。
對日本人來說,1920年才是日本海軍潛艇部隊真正踏入世界先進水平的開始,但此時讓日本人沒有想到的是,自己一向看不起的鄰居中國,竟然走在了自己前面,建立了一支比日本人強大得多的潛艇部隊。而在雙方開戰之後,日本人驚恐的發現,中國人的潛艇不但數量上要超過自己,而且戰鬥力遠比他們想象的可怕得多。
在楊朔銘的努力下,中國海軍潛艇部隊由原來的幾艘玩具一樣的袖珍潛艇,一躍而成為擁有32艘大型作戰潛艇的強大水下艦隊。而且因為那位“高科技軍閥”腦子裡時時湧現的奇思妙想,這些潛艇當中,還有好幾艘擁有特殊武器的新式潛艇。
而趙恩寶率領的這艘“海馬”號潛艇,就是一艘擁有特殊武器並執行特殊任務的潛艇。
剛才攻擊那艘日本大型運輸船,純粹是趙恩寶想向觀察員顯示一下自己和屬下官兵們的高超戰技。
“也許等咱們這一次任務完成了,就等不到‘叢集作戰’了。”趙恩寶聽了觀察員的話,發出了一聲冷酷的yin笑。
聽了趙恩寶的話,周圍的很多官兵的臉上都現出了驚奇和不解之sè。
這一次行動的具體內容,在這艘潛艇裡,只有艇長、副艇長和觀察員三個人知道。
“快到目的地了,早些開始吧”觀察員又看了看四周的情況,將潛望鏡jiāo給了趙恩寶。
趙恩寶指揮“海馬”號潛艇繼續前進,又經過了一段神不知鬼不覺的航行,在避開了日本人佈設的大量水雷和防雷網後,“海馬”號終於來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大阪。
大阪位於本州島中部,瀕臨大阪灣,呈南北長條形分佈,系日本關西地區要衝。面積居日本全國第二。大阪人口眾多,僅次於東京都和神奈川縣。大阪屬瀨戶內海式氣候,全年降水豐富,夏季稍覺悶熱,冬季溫暖少雪。年平均氣溫16。5c。
大阪是日本關西的第一大城市,也是日本的經濟、貿易和文化中心。大阪城處於本州島西南部大阪灣東北岸,向南經紀淡海峽和紀伊水道通太平洋,向西經明石海峽與瀨戶內海相通。同時作為日本的歷史文化名城,由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