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面他們需要日本人在這場重新洗牌的佈局中給予英國必要的支援。假如中國和日本都站到了大英帝國的對立面,那麼丟失的就不僅僅是中國了。
倫敦現在決策就是這樣,既要利用日本,也要防著日本。而對中國,讓楊小林感覺到意外的是,當他拒絕了英國幫他發展海軍的建議,對世界說明中國人在海上只發展近海防禦力量的時候,英國人不但沒有生氣,相反還有一點竊喜。
在這個年代,艦隊就是強盜們的手臂,英國之所以站在法國那邊要把德國人給幹掉,就是因為威廉二世要擴張他的殖民地,因為德國的海上力量發展太快,讓英國感覺到了威脅。
中國只發展近海防禦?如果是這樣的話,在英國人看來楊打鬼這個強盜顯然滿足於他現在的成果了。
朱爾典先生找到袁世凱,向中國提出了一個“可供參考”的建議,中國也別說非要俄國人放下武器才可以停戰了,尼古拉二世是個死要面子的人,特別是在現在這個時候他基本上除了那點面子什麼都沒有了,就彆強人所難了。
俄國人歸還一八七零年以後從大清朝手裡拿去的所有土地,同時由英法出面,以援助中國經濟建設的名義出資兩千萬英鎊,彌補中國在這次戰鬥中的損失,雙方簽訂和平條約。
條約一旦簽訂,大英帝國馬上和中國開展全方位的經濟合作,朱爾典還向袁世凱透漏,英國對日本的舉動真的有些不安,假如中國能夠向英國人表達那麼一點點的善意的話,也許雙方在更多領域中可以愉快合作。
這個早上對於袁世凱當真是驚喜的,英國人這次開出的條件也確實讓袁世凱感覺到自己沒有理由不接受了。廢除的條約時限延長到一八七零年。這意味著中國不需要透過戰鬥就能收復將近一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土!
還有那兩千萬英鎊的援助,說是援助,其實就是英國和法國替俄國人支付的戰爭賠款。說真的朱爾典說出這個事情的時候。老袁感覺到自己的精神處於一種恍惚的狀態中,半個世紀了,誰向中國支付過賠款呀!
還有就是英國人說的經濟上面的合作。其實也這也是英國人不得不放開對中國的封鎖了,陳天華在這方面做的非常好,一開始三線發展戰略在當時看上去好像是錯誤,在封鎖之下的開放讓民族經濟遭到了嚴重的衝擊,那個時候南方真的是一片蕭條。倒閉的工廠到處都是。
可是隨著時間的慢慢發展,特別是戰場上不斷的勝利,南方出現了一個很奇特的現象。就是那些堅持下來的企業在挺過了最艱難的一段時間之後,居然爆發出了強大的生命力!
在廣州,一家由原先二十幾個小作坊合成的布樁在今年把布料賣到了美國,而且壟斷了整個南洋的布料生意。讓許多日本的織布企業都陷入了要破產的境地。
在上海。原先生產黃包車的工廠倒下了二十多個,其中大部分被洋人買去了,剩下的幾個工廠一看形勢不對,轉頭和東北生產腳踏車的作坊合作,大規模的生產腳踏車。
和洋人的腳踏車不一樣,現在西方的腳踏車都是鐵的,而他們的車前面是木頭的,中間是鐵的。後方支架卻採用了極為結實的鋼管制作,這種腳踏車已經突破了傳統的代步工具的侷限。可以馱很重的貨物,兩三百多斤沒有問題!
腳踏車騎起來也舒服呀,也不是很貴,一般溫飽的家庭都買的起,而且後支架結實,路上碰到一個熟人,咱中國人還客氣:“去哪兒?帶你一段。”特有面子。
南方那一帶的小商小販現在都不推架子車了,人人都買一輛,這使得那些企業家不光自己走出了困境,同樣也讓那些買了黃包車工廠的洋大人們大大的虧了一筆!有的人血本無歸。
在我們印象中好像舊中國的商業十分落後,連火柴都生產不出來。其實事情根本不是這個樣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