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後是落後,但我們的民族企業家在這個時候正努力追趕西方的腳步,在一九一九年中國人自己就造出了萬噸貨輪和我們自己的第一批飛機,我們的產品曾經遠銷歐美!
後來這些都沒了,為什麼?
不用解釋什麼,大染坊大家都應該看過,陳壽庭就向我們詮釋的非常清楚。陳壽庭說過一句話:“咱政府要是像日本政府扶植日本企業那樣給咱們政策,我早把小日本踢出中國了!”
其實他就是一個傳統的中國商人,能吃苦,不認輸,敢冒險,守道德。中國有許多這樣的企業家,他們從來不怕風浪,只要身後能有一個堅實的港灣讓他們停靠,他們就能遠航!
這次英國人的封鎖和陳天華的開放確實對中國的市場造成了極大的衝擊,可是在衝擊中陳天華很及時的給了中國企業一個相對安全一點的港灣,無數的企業倒下去之後,大浪淘沙堅持下來的就是精華,就如同衝過了敵人的炮火走到今天的義勇軍一樣。
很多國家的商人已經開始不顧英國人的阻攔而和中國商人合作,這個時候大英帝國的封鎖已經變的沒有什麼意義了,中國人損失的同時英國人也承擔著損失。
所以這方面雖然中國確實需要英國放手,真的談不上佔英國人的便宜。
老袁知道,英國人一旦放手,這些企業必然會發展的更快,同時那些還在掙扎的企業將迎來春天。
國土能收復,經濟能發展,甚至還有一筆戰爭賠款。雖然說兩千萬英鎊根本沒有辦法彌補中國在這場戰爭中的損失,可是對於袁世凱來說,已經很滿足了。而且這只是英國開出的條件,自己還可以繼續要價,老袁真的找不到理由拒絕了,所以他給楊小林的回電是,我要談判了,這次是真的和他們談了。(未完待續。。)
第一百章 絕密行動
上一次英國人開出條件的時候袁世凱只是動心了,他還徵詢了一下楊小林的意見,當楊小林不願意接受和談的時候,老袁站在了他這邊。而這一次,袁世凱的語氣就像是例行通知一般,從電報上的措辭可以看出,老袁對現在的戰果很滿意了,他不想再冒著風險賭下去。
放下袁世凱的電報楊小林沒有吭聲,臉上的表情卻說明他現在的心裡的氣憤。看來中國進行一場必要的高層清洗已經迫在眉睫,像孫文,袁世凱,他們和自己根本就是三種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很多事情的看法上,都沒有辦法取得一致。
意見不同不是什麼壞事,壞在這三個人不光意見不同,每個人還都掌握著一定的力量可以向對方發難,這等於是一枚炸彈埋在中國,一旦引爆,輕則政局混亂,後果嚴重甚至有可能導致內戰重新爆發。
所以,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有一個贏家出來,那個贏家要有足夠的力量讓其他兩個以後都安靜下來。
楊小林從煙盒裡面拿出一支菸點燃,吐出一團煙霧之後又把袁世凱的電報拿來看了一遍。他要繼續打下去,不管英國人開出什麼樣的條件,他都要把這幾十萬俄國部隊殲滅在蒙古!因為他從不相信那些紳士們會兌現承諾。
老袁話說出來了,自己該怎麼辦?和他爭執麼?那不是楊小林處理問題的方式。沉思了片刻,他把黃寶給喊了進來。詢問了一下後方老百姓對戰爭的看法。對於楊小林來說,唯一能阻止他繼續打下去的就是中國的老百姓。
黃寶對楊小林說了,在他說出要將戰爭進行到底之後。確實有一些反對的聲音,不過大多數的老百姓還是支援這場戰爭的,特別是在黃河以北遭到俄國人侵略的區域,雖然這裡的老百姓生活最為艱苦,可是他們的態度卻最為堅決,這一次出征蒙古光是河北就有將近五十萬民夫支援前線,只要部隊肯打到底。他們就奉陪到底!
“司令,南方的意見相對要溫和一些,我們在南方的人反應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