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麼都想不明白,父親自許劍道造詣不凡,為何不戰?
陳海看了張雄半晌,示意他可以攜紫鐙劍下山,對張氏子弟欲作何等的安排,亦或張氏子弟想要在瀝泉從事何等的役作,他稍過兩天,會讓專人去安排。
張雄沒有多說什麼,拿起紫鐙劍,就帶著幼子張瀚下山了,但比較上山裡的蹣跚,下山時的張雄,雙肩平直了許多。
********************
“張氏叛反時日雖短,但好歹也在平盧稱王有年餘,張氏子弟會安心留在瀝泉,會甘願以平民子弟的身份融入瀝泉嗎?”看著張雄下山的背影消失在松林後,吳蒙猶有擔憂的問道。
張氏在平盧自立國主的時日雖短,但也勉強算是王族,這會將張氏子弟的心氣都吊起來。
張雄剛才沒有生出比試爭勝的心思,想必他心裡明白,陳海已經盡一切可能給他禮遇厚待了,再高,陳海就很難對葉青麟那邊交待,太微宗顏面上也會難看;以及張氏子弟裡真正有胸懷的人,短時間內或還是能按捺得住性子,但吳蒙還是擔心張氏宗族裡的那些平庸子弟會成為麻煩。
近則不遜、遠則怨,這大概是所有平庸之徒的特色。
而嫡支子弟、親眷就多達三千多人的大宗族,往往平庸之輩佔到大多數。
這些平庸之輩通常都不會反思他們自身的罪責。
要是陳海真狠心將張雄等人的修為廢掉、囚禁起來,將張氏上上下下所有人都貶為奴籍,這些平庸之輩反而不敢滋生怨念,恰恰中間這條路是最難實行的。
張氏並沒有被打散,張雄等人猶有明竅境甚至道丹境的強悍修為,特別是在瀝泉,此時還就是以張雄的修為境界最高,其他張氏子弟,從錦衣玉食的王子王孫身份,驟然跌為從事勞苦工作才能餬口的平民,心裡很容易滋生怨言,從而成為不穩定的因素。
這會兒,周景元、沈坤、蘇原、趙山等人,也登上中峰,他們也表達跟吳蒙一樣的擔憂。
陳海雖然此前將曹奉、周鈞、吳蒙、葛同、周景元等人的親族遷入聚泉嶺,但曹、周、吳、葛等族的根基太淺。
即便四五萬流民軍的降俘,在過去兩三年間,與曹、周等族很好的融合到一起,但真正有傑出子弟崛起之前,宗族的根基很難扎得太深。
張雄一族此時併入聚泉嶺,不管張雄他本人是什麼想法,都會造成張雄一族在聚泉嶺一家獨大。即便是在平盧大綠洲允許張俊西遷,張氏一族分出近一半的子弟,此時遷入聚泉嶺的張氏宗族,還是有些強大了。
張雄除了自身有道丹境中期修為,他七名子女有兩人,一是次子張湧、一是幼子張瀚開闢識海,踏入明竅境,此次還有幼女張瀾有希望踏入明竅境。
而張雄七名親傳弟子,有三人踏入明竅期,其他四人都有希望踏入明竅境。
張氏一族,無論是放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是不容忽視的一支強悍實力。
相比較之下,不算遠在兩三萬裡之外的精絕都護府,昭陽亭侯府此時在聚泉嶺所擁有的明竅境強者,僅僅吳蒙、齊寒江、蘇原、韓謇、韓文當等數人。
更何況,聚泉嶺(瀝泉),是昭陽亭侯府與九家共執,董、苗等九家,以及對代表京郡八族、在瀝泉擁有影響力並不在九家之下的墨甲司,並不會真正願意看到張氏一族徹底的、完全的融入昭陽亭侯府。
他們在幕後搞事的話,事情有可能會變得很棘手。
陳海微微一笑:“九家註定要搞事,那就讓他們搞事好了——張氏及附屬宗族,百獅嶺那邊安置一家,瀝泉城安置兩家,苗王嶺安置一家,讓他們拉攏去好了……”
周景元拍起額頭,大呼此策甚妙,說道:“九族居心叵測,張雄膝前的子女、親傳弟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