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鄭尚書為何要說在下擅權?”劉愈道,“以在下的意思,是想以楊右統領和藍右統領一同隨軍出征,有他們在,御林軍更會上下一心,平定叛亂也會事半功倍。請聖裁。”

別人不信任瞿竹,蘇彥對瞿竹還是很信任的。劉愈身邊的人,個個都跟他關係匪淺,而楊烈和藍和畢竟算是“外人”,跟他的關係也不是那般親密。瞿竹當御林軍總統領,蘇彥也放得下心。

蘇彥點點頭道:“劉統領說的有道理。再說瞿書……瞿左統領,的確是人才,朕知道,就這麼定了,御林軍總統領一職暫時由瞿左統領來擔當。”

鄭昶沒想到皇帝對劉愈的信任會達到這樣盲目的地步,本來他聽說劉愈要出征,還以為是收回長安城兵權的最好機會,不管是楊烈還是藍景來接替劉愈,因為他們都是長安城的世家子弟,總會有機會被拉攏。而現在,內有瞿竹,外有李糜,長安城治安還有隋乂,這些可都是劉愈的死忠,而且是柴米不進的那種。那劉愈是否離開長安城也就無關緊要了。

對於劉愈來說,他要出征,所優先考慮的還是長安城的穩定。

再者,這也正是鍛鍊瞿書、李糜和隋乂單獨應對長安城各勢力的一次機會,在新皇登基之後,他們近乎都活在劉愈的影子之下,不管發生什麼事情,只要劉愈說一句話都能解決。但畢竟在與淮王開戰之後,劉愈不能常駐在朝,如果不能令他們獨當一面,那劉愈也只會成為孤家寡人。

對於兵部的人來說,跟劉愈是人合心不合,兵部的人大多都是文臣,他們還是站在右相袁博朗的一邊。而兵將就過多的顧慮軍法,他們所要做的就是上行下效按照命令列事。當然劉愈任人唯親還是會令他們私下裡不忿。

送走兵將,劉愈跟蘇彥交待了一些事情,包括在他離開之後如何應對袁博朗等人的責難。現在有藍和這左相的支援,即便劉愈離朝,問題也不會太大。

劉愈回到長安城才一個多月,現在又要離開,要交待的事不少。不但要跟蘇彥交待,還要將御林軍,防司衙門,家裡,以及外宅那邊都說清楚。這也足夠劉愈忙活。

整兵出征,正帥劉愈,副帥徐軒築。夫妻二人說了算。

大軍出征定在九月初三。

在出徵之前,劉愈特地讓軍部傳信給齊方和張無諸,讓他們統率新招募的新軍在地方上形成支援。而率先出發的東水營,劉愈也去信通知新上任的正統領董書,讓他暫時將東水營大軍扎穩腳跟,準備待大軍趕至,步步為營。(未完待續。。)

第一百九十二章 出兵

這是劉愈自從從軍以來第一次正式帶兵出征。

以前他用的都是野路子,沒這般正式。作為新皇登基以來的第一次出征,本來新皇應該親自出城為劉愈踐行,但因為此行是對內的戰事,一切都以低調為主。甚至連御林軍出城都是分批進行。

所呼叫的兵馬,從南長安大營調步兵兩千為右軍,從御林軍調步兵兩千為左軍,再加上女軍四千為中軍。這是劉愈所帶的全部兵力。而後勤方面主要由南長安大營負責,各路的行進和佈防,一切都突顯前快後慢的節奏,趕路緊急,在進入叛亂區之後減速慢行。

這次平叛基本都是以步兵為主,畢竟現如今大順朝的騎兵都聚集在北部邊關準備與突厥的一戰。而劉愈所能呼叫的騎兵,滿打滿算不到五百騎。

叛亂已經蔓延到關中中部以南的大多數地區,使得關中南部的賑災也處於停滯狀態,很多流民都放棄家園向北遷徙來躲避兵禍。也有很多的難民加入了叛亂的隊伍。

在叛軍中,比較有聲望的是地處東部回城一帶的福成和相對靠南的陸九。其部下相對有軍紀,在明搶方面也只是應對官府和富戶,面對災民他們還發放糧食來擴充軍隊。因為福成一系的叛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