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靠北,是在東水營南下之後首先清剿的一部,在與福成叛軍的兩次交戰中,福成叛軍基本都以潰敗結束,但因為朝廷有令不得以殘殺來對待叛軍,因而東水營大軍也並未展開追擊。福成叛軍已經分散到周圍六七個縣城。據城而收。

至於南部陸九一系。則因為旱情的嚴重,更加缺糧一些,向北發展被齊方和張無諸所招募的新軍做阻隔。雖然新軍裝備尚不齊全,所用的基本都是地方團練的武裝,但這些武裝也比叛軍先進不少。地方叛軍遇到新軍也不敢戰,躲躲閃閃基本是游擊戰。到處都有叛軍,也並不止福成和陸九兩路,加上地方旱災和流民處處。給朝廷的平叛無端增加了很多難度。

到大順朝,關中之地徒弟最為肥沃,養育了二三百萬人口。雖然有很多地區的旱情很輕,但因為這次叛亂的蔓延,使得整個關中之地都處在一種混亂的狀態之下。軍隊越往南,見到的境況越為不堪。因而這次平叛是和救災一起展開的,後續而來的糧草,也要運抵到災區,這次平叛出兵的明目是由劉愈協同地方分發賑災糧米。

因為流民的問題,大軍行進的速度也不是很快。原本計劃兩天抵達重災區,結果到第三天的下午。中軍才路過關中中部城市錄城。在錄城城外,大軍也是第一次夜駐,劉愈也要匯總各方面的訊息,確定最後的戰略問題。現在各路叛軍混雜,先清哪一路,或是以何種方式來平定叛亂都是擺在他面前的問題。

對於內戰來說,劉愈儘可能還是想以撫為主。叛亂之眾,大多數都是活不下去的災民,只要有口飯吃,對於他們來說也沒有繼續對抗朝廷的必要。可現在劉愈不單要面對一些活不下去才叛亂的饑民,更要面對那些有政治目的的叛亂匪首,更有淮王一系的人在暗中作梗,提供給這些叛軍武器裝備上的支援。畢竟鐵質的兵器在民間還是為少,總不能拿把菜刀上陣殺敵,斬木為兵也不適合跟正規軍作戰。叛軍所用的武器,基本也都是地方團練倉庫廢舊的武器,甚至有的直接用鐵杵和鐵鏟之類的農耕器具為武器,也不需要多先進,他們靠的是一股氣,衝上去搶完了,集合回來分發了糧食,然後再準備下一次的哄搶。

有很多縣城在叛軍為患之後就處於封閉狀態,因而即便在重災區,也有很多城市仍舊處於朝廷的絕對管轄之下。現在地方的叛亂只有兩個發展方向,一個是繼續向北,往關中中部偏北的方向挺進,這條路上困難重重。一來是接近天子腳下的長安城,地方團練的勢力也準備充分,他們面對的打擊更加嚴厲,很多縣城他們也無法進入。二來是向南,也就是漢中之地發展,這條路同樣充滿荊棘,畢竟漢中和關中之間隔著天然的屏障,一些險關和要隘不是一些普通的叛亂農民軍可以攻破的。

現在地方能搶掠的縣城基本都被叛軍搶掠了一遍,現在叛軍為了生存下去,繼續擴大規模,將更多的目光放在了那些縣城之外高牆之下的地主莊園之上。因而在這時的叛亂更多的是地主武裝和流民武裝的對抗,在這些莊園中有武器有糧食,更有人丁和財富,是以前普通百姓想都不敢想的風水寶地,好似世外桃源。現在他們有了組織,有了帶頭的,就更加肆無忌憚,反正餓死也是餓死,不如跟這些平日裡高高在上的地主階級鬥個你死我活。

有的地主莊園是被硬生生攻破的,要麼是從正門,要麼是從周圍的高牆爬進去,總之這些災民也有自己的辦法。在強行攻破之後,裡面的人丁被殺戮殆盡,而婦女也多半不能倖免走獸侮辱。這也跟平日裡兩個階級的仇視心態有關。不過在一些地區用的方法相對溫和,有很多地主為了不遭受滅頂之災,主動拿出糧食來接濟地方的叛亂勢力,一方面可以幫助他們發展壯大勢力,還可訂立互不侵犯的條件,如此一來,對方對叛亂的縱容也使得叛亂髮展的很迅疾。

其實劉愈最關心的還是地方上原本種植的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