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這些人還能以此挾制葉文鈞!

此時此刻,他想了一想,便將那捲有關李禕葉文鈞的卷宗抽了出來,想了一想後又找出了幾卷涉及到大將,且關係重大的,這才把虎牙叫了進來。見其目不斜視地行過禮,他便指著已經合上的箱子說道:“將其嚴嚴實實封好,然後你挑選最妥當的人,送去洛陽交高力士,我會寫一封親筆信一塊帶上。”

僕固懷恩抄了那幾個人的家之後,這些東西都是虎牙親自帶人接手的,這才能神不知鬼不覺快速將東西換到了這裡。此時此刻,算了一下路上的天數,他便低聲問道:“是不是要路上好好趕一趕路?”

“怕是必須得如此。這樣,換成藤箱,如此可以輕便一些,但一定要快,要穩。過所公驗這種東西,你應當有經驗,不妨兵分兩路,一路急送,一路透過各地官府,把這過所公驗的關節遮掩過去。若非郭子儀領軍大勝的訊息傳來得及時,我還有些躊躇如何送這批東西到東都去。”

嶽五娘來得突然,而且那時候葉天旻並沒有在靈武堂中隨侍,因而虎牙也就只顧著操練那些牙兵,並不知道郭子儀大勝的訊息。此時此刻,他一時神采飛揚,竟沒在意僕固懷恩和自己的勝負。

打了勝仗比什麼都重要!經此一役,杜士儀在朔方便奠定了根基,那些軍將再也無法撼動!

第852章 成敗論英雄

三月末時節,東都洛陽正是好一片春光。大唐天子李隆基近來心情極好,不但諸王公主,就連失寵多年的太子也常常奉旨同遊,一來二去,便給外人留下了某種印象。而因為天下歌舞昇平,開元盛世已經延續了二十餘年,甚至更勝過了太宗皇帝的貞觀之治,在一片頌聖聲中,李隆基難以避免地生出了自鳴得意的情緒,奈何他用了一個最最會煞風景的張九齡,故而一來二去總免不了掃興。

這天為了張守珪送來一員失律將領,他愛惜其才要赦免,張九齡卻一力陳情失律當斬,君臣之間再次犯擰。李隆基一言不發撂下張九齡便走,出了宣政殿走了一小段路後,他便惱火地說道:“張子壽動輒犯言直諫,一心就知道學魏徵,他怎就不知道學一學房玄齡的綿軟?”

左右都聽到了這話,雖也有人聽出了天子拿太宗自比的矜持自傲,打算湊趣地奉承兩句,可見落後天子一步的高力士沒有開腔,遂都小心翼翼地沒有接話茬。果然,這樣的沉默讓李隆基大覺得沒趣,扭頭便看著高力士道:“力士,怎的連你也裝啞巴了?莫非也對張子壽心有餘悸,故而不敢出言?”

“大家說笑了,張相國再厲害,那也是大家的臣子,更何況,沒有太宗皇帝,何來魏徵?沒有大家的容人雅量,張相國又怎會犯言直諫?”

高力士巧妙地四兩撥千斤給李隆基戴了個高帽子,心裡卻很清楚今天這件事的由來。要說張守珪也確實是國之大將,當初攻伐契丹生擒可突於以及契丹王送了洛陽斬首的時候,李隆基就有意拜其宰相,卻被張九齡一再勸阻,現如今張守珪送了一員失律的將領安祿山來請天子處置,奏摺中卻說盡好話,分明是想要為其求得寬免。而李隆基也看出來了,打算順其自然,誰知道張九齡又再次煞風景地堅持非殺不可。

這些年走馬燈似的換了不少宰相,張九齡算是很不識相的一個,對他亦一直保持距離。可是,張九齡風儀無雙,人品在這麼多宰相之中算是極其無可挑剔的,再加上大多數事情上都能秉持公心,李隆基竟是硬生生容下了此人。可只聽今日天子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意思,高力士便隱隱覺察到了一個跡象。

這種容忍雖已經延續了幾年,可看這光景,只怕是也快到頭了!

“你倒是會說好聽的。”李隆基哂然一笑,待到前頭一座宮院在望,他突然聽到一陣琵琶聲,頓時就這麼站住了。閉目聆聽了好一會兒,知道必定是壽王妃楊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