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第七章 隨時糾正孩子的錯誤(13)
王一新患了強迫症,洗一件衣服要一小時,還喜歡反覆關門……
一天,父母把心理醫生請到家裡。晚上7點,大家坐在一起看電視,王一新又藉口衣服髒了得趕緊洗,便認真地洗起上衣來,連搓帶沖洗,翻過來、倒過去,折騰起來沒完沒了。
心理醫生突然在茶几上用力一拍,大聲說:“王一新,夠了!”王一新大吃一驚,驚恐地停下來,看著心理醫生。
心理醫生奪過他的上衣,高聲對其父母說:“你們看,這件上衣我是看他前天才穿在身上的,根本不髒。”並迅速地把衣服清洗、擰乾、抖開,遞給王一新,“看看,跟你花20分鐘洗的效果一樣。”
把衣服掛出去以後,心理醫生對其父母悄悄說:“以後你們一發現王一新有這種症狀,就這樣提醒他,多做幾次,慢慢就會有效果。”
果然,父母多次這樣做。6個月後,王一新的症狀就消失了。
低聲教育效果佳
《聖經》上有這樣一句話:“沉穩的回答能夠平抑瘋狂的憤怒。”美國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霍布蘭德先生曾經研究過與談話者講述某一事項時的最佳談話方式。他的調查結果表明:與雄辯型、演說型的談話方式相比,沉穩型的談話方式更能讓對方達到更大程度的理解。這似乎說明:低聲的談話方式,能比高聲的談話方式達到更好的說服效果。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這樣的情景:面對高聲哭鬧的孩子,母親會不由自主地提高嗓音,心裡是多麼想讓孩子安靜下來,可往往事與願違,孩子仍然以高嗓門哭鬧,無止無休。最終,母親累得筋疲力盡,仍然是無可奈何。
人們常說“有理不在聲高”,這一點在家庭教育中同樣奏效。當我們批評孩子時,用比較低的聲音,有時比用較高的聲音效果更好,而且越是批評、呵斥的話題,就越應該用低於平日的聲調來講。
3歲的小嘉嘉在別人家的床上又蹦又跳,這時媽媽走近他,用輕得幾乎讓人聽不見的聲音在小男孩耳邊說:“你覺得不經允許就隨便在人家床上亂蹦,可以嗎?”
母親的聲音十分輕柔,臉上帶著和藹的微笑,但小嘉嘉卻像聽到了嚴厲的批評,馬上停止了亂蹦。因為母親的批評聲音低而輕柔,達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當頭棒喝”式的高聲斥責,偶爾使用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如果在家庭教育中經常使用,不僅收不到效果,反而對孩子的性格成長、心理健康有不利影響。而如果適當地採用低聲調批評孩子,孩子更容易接受。
在教育孩子中用低聲調,至少有以下幾個好處:
⑴低聲調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緒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牴觸、逆反的心理防線有所鬆弛,有利於溝通。
⑵低聲調可以集中對方的聽力。從物理學的角度上講,父母用低聲講話,孩子就必須集中精神才能聽清,即使他在主觀上並沒有打算認真聽,但由於條件反射的聽覺動作,還是會不自覺地捕捉你談話的內容。
⑶父母低聲批評,孩子也不會使用高聲調。生活中常看到大人高聲責罵孩子,孩子反抗的聲音也不低,雙方情緒越來越激動,最後惹得大人一肚子氣,孩子也不服氣。如果父母低聲批評,效果則會不一樣。心理學認為,人和人對話中還有這樣的現象,就是一個人的低聲容易導致對方說話低聲,一個人的高聲也容易導致對方說話高聲。美國的凱尼讓大學語言研究班曾與美國海軍合作,研究在軍事行動中一項指令的下達應該以多大聲音發出最合適。實驗者們透過電話、艦船上的傳聲管,向接收者發出各種分貝的聲音,結果表明:傳送者的聲音越高,接收者回答的聲音越高;傳送者的聲音越低,接收者回答的聲音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