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沉積汙垢等地方。第二組人員勘查時,如地面上發現不了血跡,應重點關注可疑區域內的草葉、樹枝、樹葉和石塊……”

來自兩個縣局刑警隊的八個技術民警,兩人一組,分為四組。

第一組勘查小店,第四組去勘查拋屍現場。

第二組、第三組在秦大和城東分局刑警中隊民警帶領下勘查小店與拋屍現場之間比較方便作案的地方。帶上魯米諾試劑,不用大範圍噴灑,只要在幾個位置滴幾滴,有熒光,發現有血跡再重點勘查。

技術民警一進店裡就要“走格子”,其他人進去只會添亂。領導全站在外面等,照相師傅同樣如此。

在門口等大約五分鐘,一個技術民警大聲彙報道:“報告韓局,貨架、玻璃櫃臺沒移動過的痕跡,摺疊桌、小板凳完好無損,牆壁無血跡無擦洗過的痕跡。”

“噴試劑。”

“是!”

兩個技術民警戴上口罩,從勘察箱裡取出試劑,對著牆壁和地面仔仔細細噴。按照計劃關燈,店裡的燈關掉,外面的車燈一樣要關掉。

霎時間,周圍一片漆黑。

這東西管不管用,喬興旺心裡真沒底,顯得有些不耐煩,側身問:“小韓,需要多長時間?”

“最多五分鐘。”

韓博話音剛落,民警彙報道:“報告韓局,水池中有熒光,一大片!”

不應該這麼快,韓博想起703現場勘查人員的那些經驗之談,問道:“水池周圍有沒有84消毒液之類的東西?”

“有洗滌精,到底是不是84沒注意。”

“應該是與漂白劑產生反應,再等等,看其它地方有沒有。”

又等了十來分鐘,民警彙報沒發現其它熒光。被害人腹部三個大口子,不可能不流血,也不是兇手想堵就能堵住的,這裡沒血跡,不太可能是作案現場。

開燈,開啟強光手電,趴在地上斜照著尋找鄒某有可能留下的毛髮。

這個工作沒兩三個小時完成不了,沒必要繼續在店門口等。叫上老攝影師,坐喬興旺的車去拋屍現場,看第四組勘查得怎麼樣。

殺人不是兒戲,不能被省道上的行人發現。

秦大、王解放、高長興及剛從寧城市回來的程文明等刑警,幾個站在省道上,幾個人散開在河灘尋找並確定相對隱蔽的位置,再讓技術民警噴一點試劑看有沒有熒光。

同志們正忙著,兩位領導很自覺的站在車邊,沒下去,沒急著問進展。

如果河堤下面是作案現場,會很麻煩。

尋找拋尸位置時動靜鬧太大,先是地毯式搜查,緊接著請人打撈。成千上萬人過來看熱鬧,許多膽大的總往下面跑,現場早被破壞了,又是在野外,很難提取到兇手留下的生物物證。

正想著小店裡正在提取的證材有沒有必要送檢,對講機裡突然傳來老寧的聲音:“韓局韓局,我寧益安,第三組發現作案現場,趕快請老吳同志過來拍照!”

“具體位置?”

“從省道過來的第二個路口往北40米左右,排澇渠,很明顯!”

“注意保護現場,我們馬上到!”

又取得一個重大進展,喬興旺激動不已,拉著照相師傅一邊往馬路對面跑,一邊嚷嚷道:“小韓,我知道那條小路,車開不過去,步行很近的,跟我走……”

果然不遠,作案現場在一條東西走向的排澇渠裡,渠深近兩米,省道下埋有水泥管,周圍農田的積水全彙集到這條渠然後排進柳下河。

方圓四百米沒人家,南邊一片油菜地,北邊種小麥。

沒到汛期,渠邊的小路上和渠裡雜草叢生,人站在渠底周圍根本看不見,唿救一樣不會有人聽見,真是個殺人的“好地